地产下半场 春天一直都在家居

/ / 2015-10-25
2018年9月底,深圳大梅沙温暖宜人,万科一声高呼——“活下去”,地产圈一阵寒意。2018年11月,为庆祝北方传统节气...

2018年9月底,深圳大梅沙温暖宜人,万科一声高呼——“活下去”,地产圈一阵寒意。

2018年11月,为庆祝北方传统节气“立霾”,帝都人民带上口罩,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此时的深圳依然温暖,但对于地产人来说,今年好像有点冷。

年初以来,一二线城市房贷收紧、利率上浮消息频传。金融“去杠杆”效应逐渐显现。十一黄金周,各地成交数据不容乐观,31城环比大降近7成跌至历史低位,同比下降27%。中原地产数据统计显示,国庆7天一线城市成交集体低迷,北京新建商品住宅网签235套,二手房住宅网签44套;上海新建商品住宅网签645套;广州656套;深圳226套。

没有金九银十,也没有供需两旺。

经历持续两年的狂欢,行业销售数据日渐“低温”,投资数据增速放缓,地产行业又一次站在了十字路口,每一面都迷雾漫漫。

市场怎么了?未来会怎样?细细分析可见端倪。

10月29日,新华社发表题为《如何看待未来房价走向?》的文章。文章称:

“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依然存在一些挑战需要逐步去克服。前期调控较多采用应急性行政措施,短期对抑制房价、降低风险起到了作用,而从长期来看则需从以行政措施为主向综合施策转变,形成包括金融、土地、财税、住房保障、市场管理等一揽子政策工具,实现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目标,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

限价政策的初衷是稳定市场预期,抑制房价过快上涨,但随着其弊端持续显现,存在修正政策的必要。近期广州南沙、花都、增城等部分地区放开限价、按真实价报备,可以解读为对以往调控措施的修正。

可以说,放开限价有利于消除政策弊端,对市场具有正面影响。但同时,放开限价在短期可能造成局部区域、板块新房价格的跳涨,然而在其他限购、限贷、限售等政策的综合作用下,房价大概率不会出现持续大幅上涨趋势。

其实,放还是不放,调还是不调,都不能阻止地产行业如同我国经济一样步入“新常态”。地产进入由高速度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中小型房地产企业将被迫出局,行业间的整合兼并加速进行,优胜劣汰进一步演进。换句话说,地产进入下半场,形势变了,打法也得跟着变。

图片来源:网络

在此背景下,房企哪些特质能够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

一看规模。大房企是久经沙场的强者,公司规模大、实力强、信用资质好、融资渠道广,相较于中小房企的艰难处境,大型房企表现依然稳健。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讯息,虽然销售速度放缓,但与去年相比,百强销售量仍然大增。截至2018年11月,TOP100房企整体销售规模近8.7万亿元,同比增长37.5%。TOP10房企销售总额达3.7万亿元,销售额比例占40.6%。碧桂园、万科、恒大稳居龙头房企三甲,流量金额、权益金额两个指标上,碧桂园达6670.2亿元、4990.5亿元,万科为5410.1亿元、3788.8亿元,恒大为5370.7亿元、5125.6亿元。土地储备是房企规模的养料和基石,2018年1-11月,碧桂园新增土地货值9968.7亿元,融创、恒大、万科、保利分列二至五名。

二看资金。首先是融资,在当前行业销售增速下行的背景下,融资能力极大影响房企的生存状态,面对融资收紧的现状,谁能够融到规模更大、期限更长、成本更低的资金,谁就能笑傲群雄。据悉安永分析,2017年房企国内平均融资成本约为8%-9%左右,2018年国内平均融资成本已经超过12%,中植资本管理有限公司透露,恒大部分项目融资成本更是达到18%。作为国内民营地产企业中少有入选恒生指数的公司,碧桂园突出的资本运作及资金管理水平,使其在国内楼市调整周期中明显多了几分从容。今年9月19日,碧桂园成功发行9.75亿美元双年期优先债券,并获最高约2.2倍认购,这是自2018年5月市场剧烈震荡以来,内房股最大规模的债券发行。11月21日,碧桂园公告称其拟发行78.3亿元可转债。市场分析人士认为,碧桂园此举更多是为公司后续发展以及资金平衡考虑。

其次是现金流。经营现金流净额是正是负,也能看出房企规模发展的战略方向和抵抗市场风险的应急能力。到底是坚持“现金流为王”毫不动摇,还是“扩张在前,现金流在后”,房企各有各的打法。以保利、中海为代表的央企、国企财务把控一直做得不错,但是2017年的经营现金流量净额达到近八年来的最低点。反观碧桂园,2017年现金流量净值在调控大背景下依然为正,达到240.84亿元。2018年上半年,碧桂园销售楼款现金回款为人民币3360.2亿元,回款率81.5%,净经营性现金流约为人民币31.7亿元,是继2016、2017年后又一次实现正净经营性现金流,充裕的现金流彰显资金管理蓝筹本色。

      
      1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