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贝网、宝宝树等母婴垂直电商频频触礁,还依然喋喋不休母婴

/ / 2015-10-25
原标题:贝贝网、宝宝树等母婴垂直电商频频触礁,还依然喋喋不休 阿里的奇迹,京东的崛起,腾讯的光鲜,不断催生着...

贝贝网、宝宝树等母婴垂直电商频频触礁,还依然喋喋不休

原标题:贝贝网、宝宝树等母婴垂直电商频频触礁,还依然喋喋不休

阿里的奇迹,京东的崛起,腾讯的光鲜,不断催生着创业者的梦想高潮。在当前互联网+的思维下,他们自认为找到了对传统产业链的优化接口,也似乎找到人、货、场重新定义的销售价值理论体系,无论从虚拟到实体,从发展到本质。不过现在看来,说实话,市场的发展让一切垂直电商梦想都变得枉然,如同这2017年末的天气,寒冷才是标配。

上不接平台下不接渠道,唯有低价行走的母婴电商江湖

垂直电商中母婴电商不是最早的,不管是贝贝网、蜜芽、辣妈帮等。从时间来看,它们也许是个搭上末班车的孩子,相比服装类的PPG、凡客诚品,酒类的酒仙网、1919,化妆品类的聚美优品等,母婴电商只能是一个后起品类(当然,他们都称不起后起之秀)。虽说他们也可以到达终点,但这班车显然不是开往黎明的东方快车,它停靠的只是班车终点,下车后的乘客面临的是更漫长的黑夜,没有曙光。

从垂直电商的发展路径来看,不只是行业专家,其实消费者也已经把垂直电商看得非常清楚。低价、吹牛逼、刷数据是社交网络的三驾马车,在今年阿里和京东双十一再破历史的数据中,各垂直电商网也开始向他们靠拢。如酒业电商酒仙网和1919(垂直电商+终端自有门店)也在阿里和京东这样的平台做高效链接,而母婴行业的融合似乎不够贴合,京东和阿里都自己做起了自有版块的母婴电商,让垂直母婴电商失去了登陆平台的机会。

垂直母婴电商为了引流,是低价策略的捍卫者,典型代表就是贝贝网,简直是母婴界的“拼多多”,为了拉人头,0.1元无节操低价遍地开花,再在拼单成功后随意关闭秒单,让消费者怒骂嬉笑不得。

在品牌锁定销售渠道的母婴类(尤其是奶粉)的环境下,垂直母婴电商如何赢得品牌厂家的认可,这似乎是个哥德巴赫猜想的难题。自然,垂直母婴电商在短时间内不可能做到和酒类垂直电商一样的结果:与厂家达成一致,而成为一线品牌、二线品牌和区域品牌的合作渠道。其次垂直母婴电商也得不到区域代理商的支持,完全依靠用现金在市场上低价收购或与客户私下里交易得来的产品。这样操作只会导致:一是产品的利润被稀释,二是商家越来越疲乏这样的压榨式合作。试问这样没有道德诚信的约束交易,如何能赢得消费者,赢得忠诚客户。

总体来看,垂直电商销售的竞争仍然是IP流量和入口的竞争,在知名度低和无知名度的电子购物中,其自身IP流量非常低,链接入口也有限,除了靠低价来引流,似乎找不到相对合理的营销模式。拿宝宝树举例,前段时间还放文自己要上市,还鼓吹美囤妈妈电商版块早已实现盈利,但是纵观消费者投诉几率和一直不敢公开的数据,实在无法和IP高流量等同。且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为何在白酒类电商中,茅台、五粮液、洋河等品牌只要做低价广告就可以做到大批的引流,而垂直母婴类的低价引流就是不行呢?因为市场操盘者不是垂直母婴电商。在电商红利渐渐消失,阿里、京东的新零售如火如荼,从线上转战终端,再通过收购和自建赢得新一轮的话语权,京东母婴更是快人一步,来应对社区消费和即时配送,那么没有终端的垂直母婴电商,未来棋局在哪里?

能打动资本的,从来不是营销,而是业绩和持续盈利能力

“你只闻到我的香水,却没看到我的汗水……哪怕遍体鳞伤,也要活得漂亮。我是陈欧,我为自己代言。”这条渲染出“屌丝逆袭”情绪的广告,正是聚美优品的广告杰作,并也成为数据刷,脸刷,和“网红”老板的新时代。

服装的凡客也好,PPG也罢,早已过眼黄花;酒仙网国内三板的上市与退市,有多少隐忧;而聚美优品的现在,更是处于水深火热之中。2012年聚美优品还是盈利的,2013年更突破60亿元大关,并于2014年NASDAQ上市,但在2015年经历造假、起诉、私有化、撤消私有化等风波,瞬间就跌去80%的市值,股价跌到2美元,在B2C网络零售占比从2013年22.1%降到2016年的0.7%。这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在于:聚美优品在做不踏实的作秀营销。

垂直母婴电商从当前的经营情况来看,一是资本的背后强力推搡,二是可持续盈利功能实现是遥遥无期,三是在阿里和京东等巨头母婴板块打压下更是影响力寥寥。

      
      1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