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里发生这些事,真的超!尴!尬!母婴
原标题:幼儿园里发生这些事,真的超!尴!尬!
各种各样的“小尴尬”,有可能出现在孩子一日生活的任何角落。
从开始给孩子选择一个合适的幼儿园,到帮助孩子作好入园前的各项准备,当终于如期把孩子送进幼儿园,想要舒一口长气的时候,很多妈妈可能没预料到,你的宝宝进了幼儿园之后,可能会遇到一连串的“尴尬事”哦!
“你不是我的老师!”
早晨8 点,幼儿园门口, 各个班级的老师们在门口迎接孩子。圆圆和妈妈手牵手走到了幼儿园门口, 她是一名刚入园两个星期的小班新生。班主任艾老师刚巧离开,另一位大班老师热情地迎上去对圆圆伸出双手:“ 早上好, 我送你去班上好吗?”圆圆刚才还高兴的表情顿时变了模样,小嘴一咧,打开老师伸过来的手尖叫起来:“ 不要不要!我不要你! 你不是我老师!你走开!”顿时,圆圆妈妈和大班老师一脸尴尬……
“尴尬”背后
由于家庭环境和幼儿园环境的巨大差异, 几乎每个小朋友入园初期,都将经历1 ~ 2 周的“入园焦虑期”。在此期间,孩子们会产生一系列的“ 反常”行为,比如:哭闹、烦躁、发脾气、拒绝吃饭睡觉、对周围环境高度警觉和排斥等等。随着幼儿园生活的展开,以上各种现象会逐渐减轻,大部分孩子都会慢慢接受并适应幼儿园生活,“入园焦虑期”宣告结束。
圆圆从表面上看已经基本度过了分离焦虑, 开始接受本班老师,并且建立起对本班老师的信任感和安全感,但因为入园时间太短,她和幼儿园内其他老师接触得较少,所以对其他不熟悉的老师还处于不信任和排斥状态。这是孩子内心不安和恐惧的表现,是正常的反应。
可以这样帮助他
1. 以轻松快乐的情绪感染孩子。让孩子见到你和所有的老师问好,让孩子从成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中感受平和、安全。
2. 放宽要求。在这个“特殊时期”,孩子出现一些不妥的言行,只要不触碰原则,可以适当放宽要求,让孩子的不安情绪得到宣泄,心理得到抚慰。
“又尿裤子了……”
幼儿园小班教室里, 老师正在带着小朋友做一个律动模仿的小游戏。突然,有个男生哈哈大笑起来, 边笑边喊:“ 小小又尿裤子啦!”——这已经是小小今天第3次尿裤子了。
原来,小小在入园之前一直都用纸尿裤,妈妈没有训练过她主动上厕所的能力,等她上了幼儿园,妈妈担心她戴着纸尿裤不方便参加活动,就停用了。没想到竟出现了这样尴尬的事情。
“尴尬”背后
孩子尿裤子的原因有很多种,除了器质性原因(如膀胱发育异常、泌尿系统疾病等)之外,大多是因为年龄特点,生活习惯以及心理因素(如过度紧张、恐惧、兴奋)造成的。孩子意识不到、控制不了,或者因为情绪的亢奋不理会膀胱发出的排尿信号,最终导致尿裤子,这种现象是可以通过训练来调整和改善的,不用过于担心。
可以这样帮助他
1. 教会孩子如厕的基本方法。比如, 知道马桶、蹲坑、便盆如何使用,裤子提脱的正确方法。
2. 给孩子准备便于穿脱的裤子。尽量不要准备具有复杂的扣子、腰带、拉链等款式的裤子,避免紧急状况下由于裤子本身的原因造成尿裤子的情况。
3. 根据家庭饮食和孩子活动规律,制定出合理的“如厕时间表”,按时提醒孩子是否有尿意。孩子入园后,和老师沟通,尽可能将时间表贴合幼儿园活动的规律。也可以告诉老师,你的孩子什么时间容易有尿,让老师有心理准备。同时,给孩子多准备几条备用的裤子。
4. 当孩子主动表示有尿意,成功上厕所小便时,要及时表扬。
“不是你告诉我的吗?”
放学了, 孩子们陆续被家长接走,可团团和他的爸爸却被班主任老师请进了办公室。因为他今天和小朋友打架。
老师把团团先动手打小朋友的事情告诉了爸爸,爸爸非常生气,瞪着团团严肃地教育:“你怎么能动手打小朋友呢?有什么事情可以告诉老师啊……”没等爸爸说完,团团抬起头噘着嘴,不服气地说:“不是你告诉我谁惹我了就揍他吗?”团团爸爸顿时无语,老师震惊中……
“尴尬”背后
孩子在幼儿园过的是集体生活,每天都会和身边的小朋友、老师产生各种各样的人际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