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风口下,谁将分食万亿母婴市场“大蛋糕”?母婴

/ / 2015-10-25
原标题:“新零售”风口下,谁将分食万亿母婴市场“大蛋糕”? “万亿母婴市场”的概念如今已不再新鲜,且行业规模...

“新零售”风口下,谁将分食万亿母婴市场“大蛋糕”?

原标题:“新零售”风口下,谁将分食万亿母婴市场“大蛋糕”?

“万亿母婴市场”的概念如今已不再新鲜,且行业规模仍在不断扩大。各路资本的进入,母婴百货及零售店的扩张,众多母婴电商和海淘APP的涌现,大型商超零售纷纷开设母婴专区都围绕着这块引人注目的市场大蛋糕。然群雄逐鹿之下,却很难说谁是赢家。

“纯电商会越来越艰难,纯线下零售会越来越艰难,零售线上线下互补,必须结合起来。”马云如同和事佬劝架一般,让线上线下这许多年的流血抵抗,相爱相杀,从此握手言和。

实际上,相比于实体零售生存空间的压缩,电商行业也同样面临着如何停止烧钱、思考盈利的抉择。结合线上线下资源的新零售模式,给很多面临困境的传统运营模式带来了一线生机。毫不例外,母婴市场也将会迎来新的一轮热潮。

消费者需要新零售

80,90后妈妈消费群是最热衷网购的人群,虽然线上购物更便捷省时,但海淘假货与质量隐患多,近场体验服务差等因素又成为了网购母婴商品的短板。

2016年CBME中国的调查数据显示,不选择线上购买母婴商品的原因中“担心图片与实物有差距”占比达55%,“货品质量没保障”占到44%。可见,消费者希望通过线上买到的东西和实体店看到、摸到的一样,这样才能放心购买。

在此消费需求下,线上线下互补的“新零售”实现“线上便利+实体保障与体验”,这或将成为母婴消费升级的强大根基。

蜜芽创始人兼CEO刘楠在出席各类行业大会时也明确表示,蜜芽的定位不再仅仅是垂直电商,而是迅速突破线上线下边界,覆盖母婴人群线上和线下需求的生态型公司。

商超母婴在新零售中有先天优势

对于线下实体商超来说,“新零售”如同一个风口,向线上突围成为了捅破行业天花板的一把“尖刀”。于是我们看到阿里系入股三江购物,让后者股价拉了10多个涨停板;沃尔玛通过1号店的交易与京东成为了伙伴;麦德龙牵手天猫,并被其高层视为“未来20年的新动能”。

而对于商超中一直不温不火的母婴专区,这或许是其突破崛起的最好时机。因为线上线下融合不仅能为新生代消费者带来更多便利性,也能消除消费者对关乎宝宝安全的母婴商品在质量和实物差距上的疑虑。

实际上,为了发挥出线下实体的绝对优势,给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不少母婴商超渠道已经在新零售模式以及商品结构方面做出了新的探索:

家乐福超市早在两年前就已在上海正式启动家乐福网上商城线上服务,依托线下丰富的产品线以及庞大的门店网络资源, 并配以灵活便利的服务方式。如今“母婴呵护”已成为家乐福网上商城和APP上仅次于生鲜和进口食品的第三大板块。与此同时,一些线下门店内还整合成立了专门的婴幼儿区域,特意将婴幼儿奶粉、奶瓶、尿布等用品集中陈列;同时扩大儿童玩具区,并将其调移至与前者比邻以方便“奶爸奶妈”们“一站式”采购。

广东本土连锁超市嘉荣SPAR也已进军母婴市场,且相对其他商超更进一步。他们出专门的母婴品牌“嘉荣宝贝”, 采用“店中店模式”全线扩张,目前已开出5家母婴生活体验馆,同时通过微信开设嘉荣宝贝线上商超融合线上线下。

“嘉荣宝贝”门店

业内人士认为,商超母婴专区或者“店中店”模式既有大卖场中庞大的客流,又能提供价格便宜、品类齐全的产品及商超其他区域之外的专属服务,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通过“新零售”搭建超市母婴线上线下更为成熟的消费闭环,将最大化发挥其固有优势,实现“线上便利+实体保障与体验”。

同质化商品仍是母婴零售短板

尽管万亿母婴市场听起来十分诱人,但二胎政策落地1年后,商超进军母婴市场也将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商品同质化问题,聚划算母婴行业负责人杨逸接受第一财经记者专访时坦言:“现在在各大母婴平台上,70%-80%的都是一样的,价格对消费者的吸引度已经越来越低。”

      
      1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