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科院农经观察:全面推进奶业振兴的再思母婴

/ / 2015-10-25
2021年6月15日下午,农经观察第二十一期会商会在北京举行,就全面推进奶业振兴的再思考进行研讨。国家发展改革委...

  2021年6月15日下午,“农经观察”第二十一期会商会在北京举行,就“全面推进奶业振兴的再思考”进行研讨。国家发展改革委农村经济司副司长邱天朝、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副局长魏宏阳、全国畜牧总站站长王宗礼、中国农业科学院成果转化局副局长冯艳秋等专家出席会议并点评指导。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梅旭荣主持会议。

图片

图片

  会议指出,奶业振兴的再思考是关注产业发展问题背后的问题,把优质化作为奶业振兴的战略选择,着力提高奶业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注重种养结合、优化养加利益链接,加快构建奶牛现代养殖体系建设,推动奶业绿色高效发展;抓住收入增长、城镇化及“一老一小”人口比重上升给乳业带来发展机遇,重点培育低温鲜奶市场,加强乳品公益性科普宣传,以家庭妇女为重点引导科学选择乳品;强化奶业发展的政策与科技支持,构建公平公正的制度环境。

  专家点评

图片

  中国农业科学院梅旭荣副院长指出,奶业振兴的再思考需要放开思路,在健康中国和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去解决奶业目前发展面临的问题、关注问题背后的问题。首先是乳制品市场教育的缺乏问题,对消费者的市场教育远远没有完成,造成话语权旁落。其次是奶业发展模式的问题,要发展基于县域的奶业模式,做好产业下沉的工作,结合乡村振兴中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农村冷链物流系统,培育农村低温奶发展的基础。最后,奶业在制度设计和绿色发展上明显着力不足,要以家庭妇女为重点引导科学选择乳品,抓住收入增长、城镇化及“一老一小”人口比重上升给乳业带来发展机遇。

图片

  国家发展改革委农村经济司邱天朝副司长从宏观经济角度,谈到对中国奶业的四个基本印象:一是人均消费水平比较低,消费市场还需要一个培育过程;二是消费者对“三聚氰胺”事件仍然心有余悸,对国产乳制品的信心不足;三是未来在市场高度开放,国内养殖成本仍持续提高将是一个很大挑战;四是奶业振兴虽然初见成效,但离真正的振兴仍有距离。今后奶业的发展,要重点关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着力解决牛奶提质和降价的问题;其次是要将奶源的种业攻关作为一项重大战略;再次是关注奶业绿色发展问题,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最后是关注奶业产业链条融合问题,推进一体化协调发展。

图片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魏宏阳副局长谈到,奶业的发展必须要尊重历史,应该对奶业振兴充满信心。魏宏阳分享自己的两点认识:第一,是回归牛奶的本源,牛奶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是生活必需品,要解决牛奶变成奢侈品的极端异化现象,“鲜”字是一个技术问题,奶业的产品、标准、体系,都要围绕“鲜”字做好文章,成为未来发展的突破口。第二,是回归产业本源,提高奶业竞争力是最根本的,要从改善饲料结构、发展种养结合、改善加工大、养殖小的现状、研判降成本的空间方面寻求突破。

图片

  全国畜牧总站王宗礼站长点评:过去十年我国奶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但也应该看到奶业确实存在资源短缺的问题,要实现奶业振兴和70%的供给目标还需要谋求新变化。一是要加快构建现代奶牛养殖体系,加强良种的培育与推广、构建奶牛的饲草料供应体系、提升奶牛养殖的机械化水平、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扶持中小养殖户的发展;二是要建立健全奶牛防疫体系,落实主体责任、提升奶牛的疫病防控能力、加强奶牛疫病的监测预警能力。三是要持续推动我们畜牧业绿色循环发展,大力推进奶牛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问题、促进农牧循环结合、全面提升绿色养殖的水平。最后一个方面是要加强监管,持续提升生鲜乳的质量安全水平,要进一步加强法治的保障作用、加强饲料与饲料添加剂的安全监管与兽药生产使用的监管。

图片

      
      1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