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1个月开26家分公司,「MAKUKU麦酷酷」以宝妈母婴
2020年11月,上海麦酷酷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MAKUKU麦酷酷”)总部在上海成立,当年12月就已经在全国设立了26家分公司,从“0到26”,MAKUKU麦酷酷仅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
其后,2021年3月、4月,两个月的时间MAKUKU麦酷酷启动了之前设立的包含国内26家分公司及东南亚地区的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分公司在内的全部市场。MAKUKU麦酷酷创始人兼CEO蒋正振告诉创业邦,受疫情影响,目前菲律宾市场仍处于筹备阶段,真正运营的是中国和印度尼西亚两个市场,在国内,MAKUKU麦酷酷已基本实现了全国覆盖。
且距离上线MAKUKU麦酷酷的首批产品不到半年的时间,线上各个平台的每月累计成交量就已经达到了1000万。其中,有9成订单都来自MAKUKU麦酷酷自有的线上小商城。
除此之外,MAKUKU麦酷酷还在今年4月完成了一轮由ATM资本领投,澳优乳业、泰合资本跟投的天使轮融资,融资金额达1.85亿人民币。
这一切的动作之迅速,成绩之出彩,都让人忘了这家公司的成立时间还不到一年……
90后宝妈成为母婴市场主力军
随着曾经“有个性”、“很自我”的90后们晋升为宝妈,成为母婴行业的消费主体,母婴市场也发生了诸多变化。创新、人性化的产品层出不穷。
从婴儿手口纸巾这类的高频刚需产品,到脚踏钢琴等玩具,再到“新生婴儿见面礼”大全套礼盒、宝宝满月礼等套装礼盒......婴幼儿产品的种类的质量都在不断升级。
根据宝宝树委托专业市场监测和数据分析公司尼尔森IQ调研并发布的《2021母婴行业洞察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显示,2014年到2020年中国的出生人口数呈降低趋势,但母婴市场的整体规模仍不断变大。
其中的原因在蒋正振看来,就是消费升级。蒋正振曾经也做过投资人,他对创业邦坦言,“正是因为喜欢创业的氛围,看好消费升级带来的市场机会,才选中了母婴行业,从投资人变成了一个创业者。”
似乎就在不远之前,“消费升级”还仅仅是网络中一个用来调侃的新词,如今却成了正发生在几乎每个个体身上的事,这样的变化当然少不了被延伸到各个消费端,其中就包括了母婴市场。
谈及90后宝妈们的特点,蒋正振表示,“她们是一群有文化、有个性的群体,不再盲目地追求广告等宣传力度,转而更加关注产品本身,甚至会研究产品。国产奶粉和国外奶粉这条分界线不再那么泾渭分明,口碑对她们而言的意义也要远大于之前的广告宣传。”
《报告》显示,当下的宝妈群体普遍受教育程度高,且呈高收入趋势。其中,30岁以下人群占到总体的76%,成为母婴人群的主力军;绝大多数宝妈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硕士及以上占到整体的10%;母婴家庭的平均月收入约1.8万元,超过4成的母婴家庭平均月收入在2万元以上。
在其中的一份调查问卷中还得出,80%的宝妈们认为相较于价格,健康和质量要重要很多,有78%的宝妈们表示很喜欢不断尝试,接纳新的事物。但目前偏好国外进口母婴产品的宝妈们仍占据大多数,达74%。
撬开三至六线城市的市场
随着疫情进入防控常态化,线上渠道抢占了线下渠道的市场份额,一站式便利购物及门店体验使得线下母婴实体店保持竞争力。根据《报告》显示,一站式便利购物及门店连续两年占据全渠道55%的市场份额。县级市及其以下乡镇母婴销售额占比已达60%。不难看出,低线城市的需求已经被撬开,成为线下母婴品类的主要流量入口。
MAKUKU麦酷酷看到趋势后,不但选择了在京东、天猫、微商场小程序、APP等线上渠道铺满产品,还巧妙的将线下渠道集中在了三至六线的中小城市。
在具体的运营模式上,MAKUKU麦酷酷考虑到地域、管理和成本这三层因素,MAKUKU麦酷酷选择了代理商的模式。
一来,相较于大城市而言,小县城的社交属性更强,宝妈们也更愿意去分享、交流,这样的环境使得MAKUKU麦酷酷社交新零售的定位更加准确;
二来,超一线城市内头部母婴品牌集中,整体产能过剩,再想挤进去,需要花费很大力气,像拼多多和哈罗单车一样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不失为另一种僻入母婴强品牌之列的做法;
三来,从地域角度去看,中国地域辽阔,让一个中心去管理到全国是一件有难度的事情,且各个地区的风土人情各异。分公司的逻辑在于去承担起总公司的部分责任,代表总公司对各个区域的市场进行开发和管理。代理商就是在省级分公司之下的产物,以区县为主更好的进行垂直管理。加一层代理商是为了提高组织的效率,如果采用直营的形式,会导致成本增加,且在当地难以“吃得开”。
从母婴家居切入,布局家庭消费
然而,如何才能让宝妈们成为会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