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么拯救中国孩子的审美?母婴

/ / 2015-10-25
原标题:拿什么拯救中国孩子的审美? 我们这一代是缺少审美的,我们是实用理念的一代人。 一软文推广个人有审美力的...

拿什么拯救中国孩子的审美?

原标题:拿什么拯救中国孩子的审美?

我们这一代是缺少审美的,我们是实用理念的一代人。

一软文推广个人有审美力的人拥有诗意的世界,那里有无限的美好,包含自信、善良、创造、希望。一个有审美的孩子,则拥有无限的想象的空间、和创造力的未来。

审美是“想象力的自由 网站发稿游戏”,审美教育可以促进孩子想象力、创造力、感知力的发展。

木心先生说:缺少审美力是绝症,知识也救不了。

但不得不承认:我们似乎进入了一个低审美力的时代,我们的美育已经远远追不上物质滚滚的车轮。

现在的孩子大多没有机会看到繁星如簇的夜空,听到啁啾宛转的鸟鸣,感受到杨柳依依的轻柔......而是在高楼大厦间、形形色色的动画片、林林总总的儿童书里完成他的“审美”启蒙。

很多人会说,美学,是艺术家的事。

1

美育不限于艺术教育

凯利波洛克曾说:

“艺术教育的真正目的不一定是培养更多专业舞者或艺术家。而是培养更多有批判思维、有好奇心、有创造力的完整的人类。”

我们教孩子学画画,不一定是为了培养画家,而是为了通过绘画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审美教育,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思维力、创造力;

我们教孩子学音乐,不是为了培养音乐家,而是通过音乐引导孩子情绪发展,开发智力、感知力和思维力。

美育是全面发展人的教育。培养儿童审美不仅可以提高他们对世界的感知,教会他们用细腻的情感来表达自我,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审美教育是从我们的日常当中发现生活中的美,学会热爱生活,培养孩子积极、健康心态。

在台湾,「审美教育」是学生的必修课程,美国、日本、加拿发稿平台大对孩子的审美教育都非常重视。

2

审美该不该从娃娃抓起?

微博上有这样一个话题:

孩子有着天生的创造力,他们的内心就像一张白纸,具有让人吃惊的想象力,教育的责任是让他们的才能迸发出来。

审美教育是对生活的感知,是想象力的自由迸发,是创新力的不停碰撞。

童年接受的审美教育为孩子的将来埋下人生的惊喜,它是一种教养,是一种态度,更是一个人气质、格局的养成。

3

审美不限于学校的课堂教育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庭才是给予孩子审美态度和意识建立的第一场所。

如何培养孩子初步的审美意识?家长需要发挥其作用。

心理学研究认为,每一个孩子,在2.5—5岁的时候,都会经历一个审美敏感期。这个时间段,也是孩子创造力想象力迸发的时期。

此时的家庭审美教育对孩子的影响远比学校教育来的深远得多,但在国内,这个时候孩子的审美需求往往被忽略了。

美育带来的想象力、创新力,感知力,才未来社会的 发布新闻平台核心竞争力,身为父母,千辛万苦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怎么能不重视呢?

4

孩子需要什么样的审美教育?

我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

在一个儿童画展上,小孩的作品上有一个洞,评审们好奇地问,这是不是一幅破损的作品。小孩说,这是进入世外桃源的一个入口。

审美教育就是这样奇妙,让平凡的生活变得有趣,让直线思维变得奇妙,让孩子脑洞大开,甚至是打开另一个世界的大门。

孩子的审美启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但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相对于学科教育审美教育的自由空间更大。

其实没有比大自然更好的审美教育启蒙的课堂了,但住在高楼大厦的孩子们,很少有机会接触自然景物,那么如何给孩子进行审美教育呢?

5

其实,美育应该从绘本开始

我们 软文平台不具备优秀的审美能力,又不想孩子成为“美盲”,家庭审美启蒙怎么做?绘本是很好的选择。

创造力是审美力的核心。审美教育不能给孩子界限,而是 新闻发布网无限的想象空间。

在这点上,日本的审美教育一直走在前列,他们的儿童读物、国语课本的设计都融合了美育理念。

而这套杂志——《东方娃娃》,让我知道咱们本土的原创杂志里也有这么惊艳的幼儿读物!

01

这是国内口碑NO.1的杂志,媒体发稿平台得了很多奖,甚至是第一本走出国门的儿童杂志。

      
      1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