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你们还是离婚吧”,一位女儿的话,值得深思母婴
原标题:“爸妈,你们还是离婚吧”,一位女儿的话,值得深思
01.
网上有封帖子——《我真的很害怕变成我妈这样的女人》
是一个女孩,写下了她二十年来的人生经历:
女孩四岁的时候,父母闹离婚,原因是父亲出轨了。
小三大着肚子闹上门,一向温和的母亲和父亲闹红了脸,她提出离婚,唯一的要求就是带走她。父亲自然不肯,再三向妻子祈求原谅。
这件事闹了大半年,母亲心软了。
六岁的时候,在一次收拾家务中,母亲发现了丈夫与小三藕断丝连的证据,这一次她没有提离婚,和丈夫置气丢下女儿跑回娘家待了三个月。
三个月后,因为太想孩子回来了。
此后父母关系一直不好,隔三差五因为一点小事吵架,在这样的吵闹声中,女孩长到了11岁。
小三生下的孩子上幼儿园,父亲接送他上下学,这件事被母亲知道了,两人又大闹一番,父亲一怒之下动手打了母亲。
就这样两人厮打着进了警察局,这次,父亲提出要和母亲离婚。
母亲说:“你耗了我这么多年,想离婚和那个女人逍遥快活,做梦。”
虽然婚没离成,可父母的关系却降到了冰点。
父亲搬去了小三家住,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才偶尔回来看她们母女,而母亲呢,一个人撑起了整个家。
女孩在写下这些事的时候,一边写一边哭,她恨母亲的懦弱,恨父亲的无为,更恨自己没有能力改变这一切。
为什么女孩会清楚地记着父母之间的这些恩怨呢?
因为这些事,都是她的母亲一遍又一遍复述在她耳边。
每当母亲和父亲闹矛盾后,母亲总抓着她的手,在她面前吐槽父亲各种不好,最后不忘说一句:“要不是为了你,我早就和他离婚了。”
女孩说:“我真的很害怕自己会变成我妈这样的女人。”
02.
这封帖子发出去,不到一小时便引来了上万人注目。
很多人纷纷留言,自己有对同款父母。
吵架、冷战、家暴、出轨这些事情几乎笼罩着他们父母的婚姻,也笼罩着他们的童年。每当父母发生矛盾,他们总是躲在角落里注视着、挣扎着,他们很想劝父母不要吵了,却无能为力。
有个网友评论说,父母婚姻的悲剧,让她至今都不敢结婚。
她从小就缺乏安全感,害怕与人有过多的交流,更害怕自己因为太缺爱太渴望爱而变成像自己母亲一样,把婚姻经营成绑架自己的囚笼。
有时候,她真的很想劝劝自己的父母,既然彼此都过得这么不好,为什么不离婚呢?
而这,几乎是所有家庭不幸的孩子的心声。
父母婚姻的困境,同时也成为了他们人生的桎梏。
每次一提到父母,就像一根刺一样扎在这些孩子的心上,即使表面上可以伪装得像个正常孩子,可他们的内心早已布满了伤痕。
电视剧《少年派》中,钱三一的父母因为三观不合而渐行渐远。之后父亲出轨,与母亲分居长达十五年,一段婚姻形同虚设。
母亲殚精竭虑抚养钱三一成长,为他牺牲了很多,但在这样家庭氛围里长大的钱三一却并不快乐。
他心疼母亲身上发生的不幸,却也反感母亲把所有生活不幸的苦全部咽下,既不抵抗也不挽救。
所以在他长大之后,才会劝母亲说:“你离婚吧,我跟你。”
都说骨肉血亲,难断舍离。父母婚姻好不好,其实孩子都看在眼里。
没有一个孩子不希望自己的父母能够恩爱幸福,也没有一个孩子不希望自己生活在一个幸福完整的家庭里。
可问题是,当一个家庭早已支离破碎,生活在这样环境下的孩子会幸福吗?
03.
前段时间,浙江嘉兴一男孩目睹了一场父母之间的暴力争吵。
父亲酗酒成性、脾气火爆,与母亲向来感情不和,这次两人因为感情问题闹离婚而吵架。
眼看着这场闹剧愈演愈烈,男孩求助无门,报了警。
在电话里他哭着求助说:“警察叔叔,我爸妈在家里吵架,还打了起来,我很害怕,你们能过来看看吗?”
无助和悲泣的样子,让同为父亲的我看了心疼不已。
有句话说,幸福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而不幸的人却一生在治愈着童年。
在一个没有爱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即使他的家庭结构完整,他依然不会感觉到幸福。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项研究,针对13000个有心理问题的孩子进行调查。
调查发现,其中有76%的孩子出生在一个婚姻结构完整,但充满矛盾的家庭里。
这些孩子成年之后也都伴随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吸毒、入狱、离婚、恐婚、私生活混乱等等......
父母是孩子人格的底片,而人格则决定了人生的走向。
其实成年之后就会发现,我们人生中大多的不幸和缺陷都来自于童年时期的缺憾。
一个孩子在没有爱的家庭里长大,他理解什么是爱和学会怎么去爱人,相比于幸福家庭里长大的孩子来说是比较困难的。
年过半百的周星驰在谈到父母婚姻时,曾戏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