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你已经为宝宝能够顺利入幼儿园舒口气?其实小长假后,才是真考验母婴

/ / 2015-10-25
原标题:你已经为宝宝能够顺利入幼儿园舒口气?其实小长假后,才是真考验 中秋节的小长假过后,意味着今年新入幼儿...

原创
你已经为宝宝能够顺利入幼儿园舒口气?其实小长假后,才是真考验

原标题:你已经为宝宝能够顺利入幼儿园舒口气?其实小长假后,才是真考验

中秋节的小长假过后,意味着今年新入幼儿园的宝宝已经习惯了两周的时间。

似乎有些宝宝已经能够不情不愿的进入幼儿园,也有些宝宝已经开始适应每天的入园时光以及和妈妈必须分离的时光;于是乎,很多家长开始长舒一口气,似乎已经顺利过渡了比较艰难的时期,迎来愉悦的曙光。

果真如此?

作为过来人,看着闺蜜因此而高呼“大功告成”的喜悦,虽然不忍心给予她打击,但还是不得不提前预告:每每小长假后,才是宝宝入园顺利与否的真考验。

通常情况下,一个小长假,足以让孩子入园时恢复哭天抢地的凄惨可怜小模样,没有最惨,只有更惨;同样把妈妈的心一朝打回“解放前”,继续或者更加的纠结,宝宝在幼儿园究竟怎么样?习不习惯?适不适应?是不是依旧在哭?要不要提前接回来?……

这里,我们不分析孩子的心理,只说现状,提前给妈妈们打个预防针。

要怎么办才好?

【假期里要正面的给宝宝强调,假期后是要继续入园的】

有些妈妈在放假之后,也彻底放飞了,带着孩子一起嗨皮,好吃好喝,形影不离。

殊不知,正是家长的这种状态,会让孩子更加喜欢家里、父母身边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生活模式,对于幼儿园里,既要面对不熟悉的老师,还要遵守若干的规则,简直就是天上地下的区别,怎会喜欢上幼儿园?

最好的办法,在放假的期间,不管带着孩子如何疯狂的玩耍,妈妈也要坚持在每天的早上宝宝睡醒的时候,提醒他一下,再过三天/两天/明天,你就要见到美丽的老师和可爱的小朋友们啦!

每天晚上睡觉前,和孩子的睡前故事,不妨也读一读关于幼儿园的绘本,聊一聊关于宝宝幼儿园的话题,让孩子虽然身在假期,但心还要留在幼儿园一部分。

如果宝宝一直碎碎念,不要、不想、不愿去幼儿园,妈妈也不必强调什么,要不动声色、坚定而又温柔的提到幼儿园的好,或者和宝宝一起回忆一下自己的幼儿园时光;或者在玩耍的时候忽然提到:宝宝幼儿园里也有这样的滑梯哦!宝宝幼儿园的秋千比这里的好玩啊!这位姐姐是不是好像宝宝的老师呀!

如果可以,能够约上宝宝幼儿园班级里的小朋友共同度过那么一天半天最好!

【平日里要及时鼓励孩子在幼儿园的点滴进步】

当孩子在幼儿园取得了一点进步,比如可以自己走入幼儿园了,比如学会了一首歌,一支舞,比如学会一点点的规矩……爸爸妈妈一定要及时鼓励。

鼓励形式可以送给他一个小礼品,也可以在家人面前大声表扬等等,通过这种方式,提升宝宝在幼儿园的成就感,加深宝宝对幼儿园的情感。

对不容易适应的孩子,父母应该尽量避免问他“今天在幼儿园老师对你好吗?”“今天和小朋友一起唱歌了吗?”等等,避免让孩子的记忆一直停留在不良的情绪体验中。

如果孩子说不喜欢幼儿园,或者不喜欢老师,父母应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避免与他一直讨论幼儿园的事。

在宝宝入园之初,父母要主动帮助老师全面了解自己的孩子,向老师价绍孩子的个性特点、生活习惯等。让老师真实地掌握孩子的特点,以便有效的方式和途径接近孩子,使孩子对教师形成信赖、依恋的心理。

宝宝入园后,父母同样应该把孩子在家里的情绪、表现告诉老师,但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这样既可以从老师那里获得指导孩子的方法,也有利于老师采取积极的措施来消除孩子的顾虑、不安,促进孩子的成长。

小长假之后,也可以提前和老师沟通,让老师对孩子的假期生活有所了解,这样就可以在孩子入园之后,和孩子有的放矢的聊一聊假期生活,产生共鸣感,减少孩子的对立、反抗情绪。

【真正做到理解老师,和老师能够达成共识,站在同一阵线】

在培养孩子方面,父母和教师是一条战线上的“战友”,父母首先应该信任教师,才能协同教师工作,共同培养孩子。最最要不得的是,当着孩子的面,议论、指责教师。

尤其是刚入园的孩子,需要快速对老师建立一种心理上的安全感。老师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很重要,父母应该帮助他们维护教师形象。

      
      1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