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7岁中产女孩日程表曝光:十几个兴趣班“全副武装”,只为赢在起跑线…母婴
原标题:北京7岁中产女孩日程表曝光:十几个兴趣班“全副武装”,只为赢在起跑线…
害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拼命给孩子上各种兴趣班。
这样耗时耗钱耗精力的武装,
对孩子真的有用吗?
授权转载自精英说 (ID:elitestalk)
“你给孩子报多少个兴趣班?”
“从小到大,十几个吧…… 我告诉你这不多,我有朋友的孩子从周一上到周日呢。”
以上这个回答,来自7岁女孩汤笑嫣的妈妈张微。在北京卫视于2018年摄制的纪录片《起跑线》中,出镜的汤妈妈把头发梳成两个小辫儿,谈起对女儿的教育,头头是道,话语中却透着遮掩不住的焦虑。
图片来源于纪录片《起跑线》
《2018年中国家长教育焦虑指数调查报告》中显示,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当代中国家长教育焦虑指数为67点,整体处于比较焦虑的状态。对于80后家长和他们的00后孩子来说,这是一个最具挑战的时代。
基于如此现状,不同家长会为孩子选择不同路径——有人在竞争中跟风,也有人另辟蹊径。种种不同的选择就此汇聚在这部纪录片中,它记录了22个中产家庭、30个孩子面临的喜乐哀愁,堪称一部家庭教育“实录”。
图片来源于纪录片《起跑线》
事实上,对于每个家庭而言,选择无所谓对错,只有适合或不适合。而他们为孩子铺就“起跑线”时的所思、所惑、所为,也在无形中给予旁观者无尽的社会思考…
一个北京中产女孩的“十二时辰”
北京三环内一套房,一辆车,父亲做着稳定高薪的工作,母亲全职照顾。这是7岁北京女孩汤笑嫣的家庭,又或者在他人的眼中,这是典型的中产孩子的生活,虽算不得含着金钥匙出生,但衣食无忧、有本钱接受较好的教育,她已经比很多孩子幸运。
但是小小的人儿却不软文推广开心,因为她那个动不动就把“起跑线”挂在嘴边的母亲,正在思量着要不要给她再报一节“逻辑思维课”。
图片来源于纪录片《起跑线》
“逻辑思维课很火的,好多孩子都在学!” 母亲的声音远远地从客厅传来,汤笑嫣在书桌前默然不语。自打她记事以来,就已经与各类兴趣班、训练课为伴,母亲永远只有一句话,“你要学这个,咱不能输在起跑线”。
图片来源于纪录片《起跑线》
在纪录片的镜头下,这个来自北京中产家庭的小女孩,她的一天究竟是怎样的呢?
平时的上学放学暂且不说,每当来到周六日,汤笑嫣与妈妈就好像在瞬间化身为“战士”,要去打赢一场看不见、摸不着的仗。
周六早上七点多,汤笑嫣被妈妈从温暖的被窝中拽出。“快点快点,来不及了!” 在妈妈的声声催促中,汤笑嫣洗漱收拾,准备出门去上每周六固定的四个兴趣班。
图片来源于纪录片《起跑线》
上午九点到十点,是尤克里里弹奏课。在妈妈的注视中,汤笑嫣一边弹奏着曲子,一边在老师的带领下学唱外文歌。
图片来源于纪录片《起跑线》
接着的十一点到十二点,汤笑嫣来到声乐老师家中,把嘴巴长到最大,练习发声。
图片来源于纪录片《起跑线》
中午下课的短暂时光,妈妈带汤笑嫣去吃面。可还没扒拉几口,又得放下筷子赶车。由于各个兴趣班分散在北京城的不同角落,赶车与担心迟到,一直被妈妈不停念叨。
图片来源于纪录片《起跑线》
下午一点到三点,汤笑嫣在朝阳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学习舞蹈,压肩胛带、下腰、踢腿……小姑娘的汗水洒在光洁的地板上。
图片来源于纪录片《起跑线》
等到进入西班牙语课堂时,汤笑嫣已经有些迟到。三个小时的课程,她强打着精神回答老师的问题,与同学互动。一直到下午五点下课,这一整天如赶场子一般的过程,才终于画下了一个短暂的句号。
图片来源于纪录片《起跑线》
用张微的话来说,每次陪女儿跑完一整天的兴趣班,估计自个儿都得瘦个两斤。因为除了上课,母女俩一直在不停地奔跑、赶车…… 我们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那种焦急。
图片来源于纪录片《起跑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