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亲子沟通|5岁孩子逆天简历火爆全网:神童背后的父母值得学习!母婴
原标题:长沙亲子沟通|5岁孩子逆天简历火爆全网:神童背后的父母值得学习!
当代中国家长都有一种养娃焦虑。
为了让孩子早一点入学,那真的是八仙过海,各出奇招。
走后门的、该户口的、伪造出生证的、先读民办再读转学,最最可怕的便是提前剖腹产——8月31号死也要死出一个能踩着点儿上学的娃,因为过了孩子9月份之后出生,就意味着要晚上学一年。
孩子越早上学被很多家长都认为是赢在起跑线上,家长们打足鸡血,早早地带孩子去参加各种早教和兴趣班。
他们让孩子1岁背诗、2岁弹琴、4岁学编程、6岁学奥数,急切要把孩子培养成“神童”,恨不得一挥手孩子就变成超级天才。
记得曾看过一个五岁孩子的简历。简直太逆天了!
简历里面清楚的写着,孩子每周写三篇英文日记,英文书的年阅读量就超过500本。
爱好更是覆盖钢琴、围棋、绘画等10个项目,去过国内外30多个城市。
看到这样的简历,不少网友感叹到:“我好像这辈子都比不过这个孩子了!”
“我985毕业,简历还比不上一个5岁孩子!”
“别人家的孩子,连小猪佩奇看的都是英文版!”
也有不少的网友质疑到:“他真的快乐吗?”
我想是不快乐的!
一个孩子的童年本该是快乐自由的,就这样被英语单词、数学等所填满,这还是童年吗?
尹建莉老师说过:“孩子不是为了长大或成功活着,孩子首先是为童年而活着。”
儿童发展有自身规律,打破这一规律往往会适得其反。
身边有个朋友的儿子在他的超前教育下,一直领先于同龄人,小学就跳级,但是上了初中之后儿子变得特别叛逆,开始沉迷于网吧。经常逃学玩游戏,他怎么都想不通当初引以为傲的儿子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有一次她去网吧拉他儿子回家,两人在网吧吵起来了,儿子冲她怒吼:“你以为我不想做一个好孩子?可是我的成绩越来越差,我也没有办法啊,我过的好累啊...”
她这才明白,原来儿子是因为成绩跟不上来才去网吧打游戏逃避现实。
她说,这辈子最后悔的就是儿子的教育,如果给她重来一次的机会,她不会这样急切的逼迫孩子成长学习,她会一步一步来。
教育专家表示,超前教育,虽然会让孩子在刚开始的时候,成绩比别人优秀,但是往往也容易因为上课的内容孩子已经知道了,就没有兴趣学习了,上课更加容易分心。容易养成不专注的不良习惯。
让孩子从小便掉到枯燥的课业之中,他们比青少年更容易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爱弥儿》一书中说:“我们教育孩子,应该按照孩子成长的自然而进行”。
而很多父母对“神童”的追求,让他们忘记了“拔苗助长”的后果。
有句话叫“不要用战术的勤奋掩盖战略的懒惰”,家长更是深知此理。
在2019年全国两会上,教育部长陈宝生先生明确表示反对“超前教育”。
“现在的我们都喜欢搞‘超前教育’,孩子还没上学,就教了很多知识,以为这样学生就能健康成长,实际上不是。学生是一张白纸,交给老师,老师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非零起点教育就是在这之前左一道右一道,把孩子画得“五花八道”的,这会影响孩子健康成长。这叫什么呢?打个比喻,这叫做‘张飞画扇子,愁死齐白石’。所以我们要严禁这种事发生。”
家长的教育方式应该顺应孩子的成长。
用兴趣班塞满孩子童年的教育方法,只会透支孩子的未来,致使孩子成长畸形发展。
有位作家说过,学习这件事不只是刻苦就可以,走得远的孩子多是因为热爱。遵循孩子的天性,什么年龄学习什么知识,孩子自会成才。
俞敏洪说:“孩子的成长过程像一颗树,浇了大量化肥可能会迅速成长,但到后期会衍生病态。”
孩子的成长是需要循序渐进
既然不能拔苗助长,那么家长应该怎么做呢?
陪伴
一个孩子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就是父母的陪伴,但是现在大多数的父母都没有很多的时间真正的陪伴孩子。即使陪伴孩子,也多是无效的时间。
比如,匆忙的教孩子做作业,或者让孩子自己做作业,自己在一旁玩手机,根本不会跟孩子进行深度的交流,这样的陪伴是无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