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岁女孩每天靠吃伟哥“续命”?妈妈含泪说出真相母婴
原标题:8岁女孩每天靠吃伟哥“续命”?妈妈含泪说出真相
“西地那非”也被叫做“伟哥”,是俗 媒体发布平台称的壮阳药。你能想象吗:一个年仅8岁的小女孩,在她最天真烂漫的年岁,每天却要靠吃这种药续命!
这里要讲的不是电影情节,而是真实的故事。近日,一条《8岁小女孩买伟哥?妈妈含泪说出真相》的短视频在网络热传,触动了很多人的神经。
视频中的小女孩名叫小雅,来自河南省许昌市魏都区郭庄。她怯怯地走到河南郑州的一个大药店,和药剂师说她要买“西地那非”。
一个小女孩竟然说要买“伟哥”?而且一买就是十盒,每盒500元。在场的药剂师和店员错愕之余又很生气,心想哪个家长那么不靠谱,竟让自家的小 软文平台孩来买这种药。
别人异样的眼光和围观,让小雅感到很不解——“我,是怪物吗?”
6年来,小雅每次出现在买“伟哥”现场,她的父母在大多数 网站发稿时候都会惹来现场的强烈质疑。好心人也会把小雅父母拉到一旁质问:怎么能让自己孩子来买“伟哥”?
小雅妈妈只能一次又一次忍泪解释:“伟哥”是小雅的“救命药”。
这时候,小雅嘴唇的特殊颜色才引起药剂师的注意。他们意识到,小雅可能是肺动脉高压患者——这种病被称为心血管疾病中的“癌”,蓝色是他们嘴唇的标识。而大家所熟知的治疗男性勃起功能障碍的药物“伟哥”(西地那非),恰是治疗肺动脉高压的靶向药之一。
小雅这几年来吃的“伟哥”药盒子装满几个塑料袋子。本报记者张书旗摄
蓝嘴唇女孩的“难言之隐”
有着“蓝嘴唇”的小雅,带来的质疑远不止这些。
因为肺动脉高压患者不能进行高强度运动,更不能劳累,所以小雅出门的时候,大多数时候都是“坐车”——一辆简陋的折叠小拖车。
买完药,小雅熟练地背对着妈妈,坐在小拖车上,被妈妈拖着渐渐走远——她就是这样被妈妈一步步“拖着”慢慢长大。
一些路人甚至邻居因为不知情,纷纷指责小雅妈妈控制欲太强或小雅太娇生惯养,“小孩子都已经8岁了,出门连上下楼梯都靠父母用小拖车捧着走。”
“我不想让别人知道。”小雅“蓝嘴唇”的秘密,学校里知情的老师和同学少之又少,因为小雅倔强地不想让别人用奇怪的眼光看自己,所以她说“只有一个同学知道我的病”。
有一次,体育老师在不了解小雅病情的情况下,让她和其他同学一起绕操场跑,最后小雅只坚持跑了半圈,然后就默默站在原地听着老师的严厉批评。
患病后,不能像正常孩子那样跑动的小雅,喜欢上了画画。她经常带着吸氧机画画,最想画的是爸爸妈妈抱着自己。
去年生日那天,她画了一幅自己的自画像,图上的小雅穿着粉色纱裙,戴着皇冠,蓝色的嘴唇显得鲜艳,甚至是扎眼。末了,她用稚嫩的小手在画纸上写了标题《小公主》。
小雅和她的自画像。画像上她给自己涂上的“蓝色嘴唇”很扎眼。本报记者张书旗摄
噩梦降临:“特发性肺动脉高压”
3岁前的小雅,和别的孩子没有什么不同。她天性活泼,有哥哥疼爱,有父母呵护,有着属于自己的小幸福。小雅的妈妈说,那3年儿女乖巧、夫妻恩爱,是自己生命中最 新闻发布网幸福的时光。
“噩梦”是在小雅3岁生日时开始的。她突然开始长达半年的无缘由地不间断发烧,小雅父母四处打听,辗转去到武汉一家医院,专家看了病历又看看孩子,摇摇头安排小雅住院。
在医院里除了一些检查就是抽血化验,小雅父母还纳闷为何不给孩子治疗?“现在才知道不是不治疗,是没有治疗方法。”
他们无意间听到两个医生交流孩子病情的谈话,提到“特发性肺动脉高压”这个病种专用词。
小雅妈妈当时听起来,对这个词很陌生,但又感觉很熟悉。“蓝嘴唇”这个词突然从她脑海中蹦出。那是小雅生病之发稿平台前的某一天,电视中播出的是《中国梦想秀》,那是小雅妈妈第一软文推广次听说“肺高压”这个词,第一次知道有“蓝嘴唇”这么一群人……
记得看电视节目的时候,小雅妈妈哭得稀里哗啦,没想到后来这种病就发生在她自己的女儿身上。
后来经过多方证实,小雅得的病确实就是特发性肺动脉高压。患者通常多数是青壮年人,外表健全却行动受限,每走一步路都无比艰难;他们因长期缺氧导致胸闷、气短、紫绀、浮肿,嘴唇乌紫,因此又被称为“蓝嘴唇”。
这种病被医生喻为“心血管癌症”,患病率才万分之一,目前尚无法治愈,仅能基础治疗,大部分人活不过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