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医生:孩子8月龄后就别吃米粉和鸡蛋羹了,辣妈
原标题:儿科医生:孩子8月龄后就别吃米粉和鸡蛋羹了,吃错辅食害娃不浅
文/贝贝豆育儿课堂(原创文章,欢迎转载分享)
俗话说:养娃无小事。
宝宝的发育问题一直都是父母关注的重中之重,从母乳喂养到奶粉的选择,再到辅食添加的各个环节,宝妈们稍有不慎,就会让宝宝掉进“发育陷阱”,甚至会白白错过宝宝大好的发育机会,让宝宝从一开始就被落在后面。
特别是宝宝辅食添加的时间问题,更是宝妈们犯错的“多发地带”。
有些宝妈总觉得早一些晚一些无伤大雅,殊不知,宝宝的辅食喂养时间是宝宝辅食喂养的核心,一旦有失误,将会对宝宝带来不小的发育隐患。
儿科医生直言:孩子8个月后就别吃米粉和鸡蛋了,吃错辅食害娃不浅前段时间,西安儿童医院的一位儿科医生曾经分享了这样一段经历。
在这位儿科医生分享的视频中,一位妈妈带着她8月龄的宝宝来做儿保(儿童保健),在交流中医生得知,这位妈妈在宝宝8个月的时候还没有给孩子添加辅食,反而是以米粉和米糊为主要饮食。
为此医生建议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其实早已经有了吃辅食的能力,长时间吃米粉反而会错过宝宝大好的发育机会,不妨给孩子吃一些肉泥、蔬菜泥以及瘦肉蛋黄等食物。
这位妈妈随后表示,自家的孩子不能吃鸡蛋黄,一吃鸡蛋就容易过敏。医生随后表示:
你的孩子其实是蛋白过敏,蛋黄是可以适当吃一些的,但不能给孩子吃鸡蛋羹,鸡蛋羹中的蛋黄和蛋白搅和在了一起,不容易分辨。
可这位医生的“专业建议”却并没有得到评论区妈妈的认可。有的妈妈认为孩子的米粉具有丰富的钙铁锌元素,能让宝宝获得足够多的营养,吃到一岁完全不是问题。
甚至有一家母婴店的账号公然宣称米粉完全能够吃到36个月,也就是3岁左右。
不难发现,现在的家长在孩子的辅食添加的问题存在很大的误区,这些辅食喂养误区也成为宝宝喂养隐患爆发的“重灾区”。
辅食喂养无小事,宝妈们存在的几种喂养误区,会错过宝宝的发育良机【误区一】:母乳营养多,喂养时间越久越好
“母乳到底能喂多久?”
这并不只是一位孕妈的疑问,几乎所有的孕妈面对这个问题都难免心生好奇。而在老一辈人的传统认识中,母乳作为宝宝常吃的食物,更是宝宝早期喂养的绝对主角。甚至还有了“母乳喂养越久越好”的说法。
实际上这样的说法是不恰当的。
现代研究发现,母乳在产后6个月的时候不管是营养物质还是各种微量元素的含量都处于一种较低的水平。
宝宝如果长时间以母乳为主要食物,身体就会出现较大的“营养缺口”,甚至会错过宝宝大好的发育机会。
【误区二】:米粉省心有营养,多吃有好处
生活中有很多宝妈常常会听到这样一种说法:
米粉不光钙铁锌元素丰富,还颗粒小易吸收,不管是营养成分还是喂养便捷性上,都比粥要好上很多,喂到宝宝3岁完全不是问题。
实际上,这句话只说对了一半。宝宝早期的辅食喂养,一方面是为了给宝宝提供足够多的营养元素,还有一部分原因是为了刺激宝宝的牙齿萌发。
这就要求宝宝在吃过一段时间的米粉后,合理搭配一些颗粒性较大的食物,甚至是固体食物,这样才能起到对宝宝牙齿的刺激作用,帮助宝宝牙齿尽快萌发。
父母给孩子添加辅食的时间,再晚也不要晚于这个月,否则害娃不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