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着呼呼睡、放下立马醒!“落地醒”是咋回事辣妈
原标题:抱着呼呼睡、放下立马醒!“落地醒”是咋回事儿?当妈妈太难了
不少新手妈妈担心宝宝出生后难带,其实月子里的宝宝也还好,“娃难带”是满月后的日子。
出了月子,宝宝突然从“小天使”变身“小恶魔”:睡眠时间短不说,还睡不踏实、夜里频繁醒来,还哭闹;白天也是,每次抱着就能多睡会儿,只要一沾床立马醒,然后就开始哭着“发预警”……
小婴儿都是“统一配置”出厂的吗?
“别看我家娃只有不到两个月,小人精呀!抱着睡可以睡几个小时都不醒,但只要一放床上立马睁眼醒来,超准!当娘的已经快被搞奔溃了!”
这是前几天妈妈群的一位妈妈的吐槽,已被这个小小的娃折腾到头昏脑胀。
她说如果可以,只想重新塞回肚子里!宁愿每天忍受耻骨痛、夜夜失眠到天亮!
这个“落地醒”的烦恼,应该不少新手妈妈都被你家娃折磨过吧?
有个朋友特别逗,每次宝宝都是挨床就醒,她也火大过、发过脾气,后来想想,也抱了娃几年,索性也不放了,买了各种背带,睡着了就在妈妈身上抱着,她自己忙自己的。
抱着呼呼睡、放下立马醒!为什么小宝宝都爱“落地醒”?
其实,对于小月龄宝宝来说,这是很常见也正常的现象,一来和宝宝的发育情况有关,二来和家长的养护方法也有关系。
1. 和发育情况有关
尽管宝宝是足月出生,但出生后部分发育仍不完善,在逐渐发育完善的过程中,就会对宝宝有影响。
① 和在子宫时的习惯有关
孕期的十个月里,宝宝是呆在又黑又小的子宫内,被温热的羊水包裹着慢慢长大,而且月份越大,空间越小,被包裹的越紧。
但出生后,宝宝就处在了一个 庞大、陌生且没有“被包裹”感觉的环境,且周围的气温也不恒定,于是宝宝会 紧张、害怕、没有安全感。
但当被抱着时,不仅温暖,而且有一定的束缚感,相对会让宝宝感觉踏实,自然睡得也就安心些,不易频繁醒来。
② 婴儿的惊跳反射
这是一种正常的“新生儿反射”,是一种全身性动作的反射活动,当宝宝身体暂时失去支撑或受到惊吓时,就会出现这个反射,表现为:伸展双臂-伸腿-弓背-收拢四肢呈“抱物状”。
也就是宝宝在被放下的一瞬间出现的那系列动作,可以帮宝宝“抱住妈妈”,一般在出生后半年内消失,大部分宝宝到了6个月后“落地醒”会缓解,就是这个原因。
③ 婴儿特殊的“睡眠周期”
小宝宝的睡眠周期和成人也不一样,比较短,“浅睡眠-深睡眠”基本一个这样的睡眠周期为 45分钟,并且深浅睡眠各占一半。
如果抱着宝宝睡着,准备放下时,宝宝刚好处于浅睡眠就容易醒来,甚至哭闹。
④ 内耳前庭发育不完善
由于小婴儿的前庭功能发育还不完善,在从妈妈怀里到床上的过程,若是速度很快,宝宝容易感觉到“失衡感”而惊醒;就像宝宝坐飞机时也会哭闹是一样的道理。
2. 和家长的养护方法有关
除了小婴儿的生理发育原因外,宝宝的这种睡眠问题和家长的养护也有关。
① 养护不当,宝宝有肠胀气/肠绞痛
小宝宝很容易吐奶,这是因为 肠胃还还完全发育好,胃是水平状并且进口松、出口紧。
也因为这个特点,若是家长喂奶方式不正确(如姿势不对、喂奶后不拍嗝等)就容易出现 肠胀气,小肚子鼓鼓的,受凉还会加重。
但当被大人抱着时,不仅 有助给肚子保暖,贴着大人身体也有助把肚子里的胀气“挤出来”,让宝宝感觉舒服,舒服了自然睡得踏实,而肚子难受时自然也会影响睡眠。
② 从出生就养成了不好的习惯
宝宝出生后,全家当成宝,尤其老人,都舍不得让宝宝躺着,总想抱着,抱着抱着坏习惯就养成了,只要一放下就哭就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