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大家夏天是怎样熬过来的?没空调没电辣妈
原标题:多年前,大家夏天是怎样熬过来的?没空调没电扇,却有这样的宝贝
我的父亲就曾经告诉过我:那个时候的三伏天还是比较热的,但是每家每户都有一个神奇的宝贝,通过这个宝贝就可以纳凉了,而且冻得都打哆嗦。
我当时听了之后也是很好奇,能有什么神奇的宝贝?那个时候电扇一般人都买不起,就更不用说空调了,估计连见都没有见过,冰箱那是更不用说,夏天的时候除了拿个蒲扇在自己身上扇风,要么就是去河里面去游泳,还有什么纳凉的方式吗?
早些年的纳凉神器这话倒也所言非虚,大家想一下在那个年代里面哪一家哪一户能舍得开风扇?就算是你舍得开风扇,有钱交电费,你买得起风扇吗?那个时候的风扇有多金贵就不多讲了,当然也没法说,人家那个时候风扇的质量也好,一个风扇用个二三十年不坏那是常有的事儿。
而绝大多数的人一旦到了夏天天气热的时候,全都扑通扑通的跑到河里面去泡澡了,那个时候也很少会有玻璃瓶子或者玻璃碴子,河水也比较干净。
踩下去之后是软软的,也就是淤泥基本出不了什么问题,哪家哪户也都有几个啥野小子出去泡澡游泳,不为别的就图两个字凉快。
但是除了这种纳凉方式简单粗暴之外,还有一种纳凉方式叫做水井,现在可能一些小伙伴不太了解了,我们那边应该是在五六年前的时候就统一安装了自来水管,如果说年轻的哪怕是个10来岁的小伙子、小姑娘也很难了解水井带来的独特魅力。
说来也怪,水井就是个很神奇的东西,比如外面的温度都30多度,快40度了,水井里面的水可能也就是个几度或者十几度,在外面你热的满身都是汗,拿着水井里的水往身上一泼,马上就得打哆嗦,身上的汗毛都能够立起来。
那我们是怎样通过水井来纳凉的呢?整体来看有以下3种方法。
第1种,水井里面放西瓜。
那种大个的西瓜自然是舍不得往水井里面放的,连吃都舍不得吃,毕竟在那个年代里面,样子比较好的,品相比较好的西瓜,全都拉到集市上去卖钱去了。
但是像棉花地里面、玉米地里面,可能在边边角角的地方还会种一些西瓜,而这些西瓜就可以摘下来,虽然歪瓜裂枣,但一点都不影响口感。
洗吧洗吧就丢到水井里面,上午八九点钟的时候丢进去,中午1:30或者2:00醒来的时候就把这个西瓜再捞上来,切开之后就跟现在咱们吃的冰镇西瓜是一个味,不准确的说要比冰镇西瓜还要甜还要好吃,透心凉。
现在的西瓜也多,吃起来的话倒也没有那个时候那么甜了,把西瓜摆在案板上,拿着菜刀剁开。
要注意切开之后第一时间吃西瓜,千万不要放个两三分钟,西瓜就变得热腾腾的了,之前那种透凉劲也就没有了,切开西瓜马上开吃,那叫一个爽。
第2种,直接喝井水。
那时候的水也比较透亮,拿出来就直接喝,当然水质有没有问题咱也不知道,反正那个时候吧也不太在意这些东西,一桶水捞上来之后拿着个木瓢子,大家知道什么是木瓢子吗?就类似于现在的葫芦。
如果没有见过葫芦的话,可以想象一下小的时候看到的动画片,葫芦娃那些葫芦一个藤蔓上,可能结上10来个,挑着个大的有那么两三个,从中间一刀两半,这就相当于是一个水瓢。
然后拿一个桶,从桶里面装一些井里面的水捞上来,之后拿着木瓢一人一勺,然后灌在自己的肚子里面,特别的凉爽。虽然不如现在的碳酸饮料好喝,但是解热那是真的,一口水下去整个人都机灵,一点都不犯困了。
第3种,直接泼凉水澡。
这个建议还是要慎重的,尤其是上了年纪的人千万不要随便这样,因为一冷一热很容易感冒,那个时候我就不懂事,当然我那个时候家里就已经有电风扇了,但是我比较皮实,特别喜欢凉水往身上泼。
从井里面拿出来的水和从旁边桶里面取出来的水是不一样的,第1次泼的时候整个人都快窒息了,那种冰凉的感觉让我哆嗦了好一阵,从那开始我再也没有用井水往自己身上泼了。
那除了这些方法之外,还有哪些方法可以纳凉?在三伏天的时候没电扇没空调,让自己变得更清凉一些呢。
方法一:大蒲扇大家要注意,现在在市面上买的那种扇子,也就只是扇子而已,我们很少见到一些蒲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