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入门基础二三招(上)美搭
春节快到了,刚买了一台相机后,为了拍出好的照片,大家第一件事情就是研究相机中各种操作,但是即便是知道操作,也不能拍出曝光正常的照片,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你不知道摄影的基础常识。
摄影基础知识:1、曝光三要素,对于新人来说,最基本的知识就是曝光三要素:光圈、快门、感光度。这是最重要的三个元素,利用这三个元素的不同组合,控制正常的曝光。
光圈:它是相机控制进光量大小,我们可以把光圈比作水龙头,水龙头开的越大,水流的就越多。光圈也是如此,光圈开的越大,进光量就越多。拍出的照片就会更加明亮。光圈通常用字母“F”来表示,F越大,光圈越小。例如:F1.8>F11。
快门:它是控制相机进光量的快慢,在同样的光圈和感光度下,快门速度的时间越长,那么进光量就越多,照片就越亮。我们还可以把它比作水龙头,当水龙头开的时间越长,那么流出的水越多,也就是说进光量越多。在此提醒一下大家,照片的快门速度越慢,手持相机不稳,容易抖动,造成照片模糊。
感光度(ISO):感光度是控制照片明暗的,它与光圈和快门的原理不同,快门和光圈都是控制进光量的,而感光度是提升相机感光元件灵敏度的。简单来说:感光度越低,照片越暗;感光度越高,照片越亮。随着感光度的提升,照片的噪点也会越多,画质就会有所下降。在白天阳光好的时候拍摄照片,感光度100-200就够用,黑暗的条件下,为了得到正确的曝光,提升感光度也是可以的,唯一的缺点就是会损失一定的画质。
2、常用的操作模式:相机中有很多不同的操作模式,如何选择合理的模式尤为重要,以下总结了四种常用的模式,学会这四种模式,百分之90%以上的场景,都可以轻松应对。
P档:程序自动挡,这是最简单的一种模式,此模式下,你可以利用调节感光度、测光等,在拍照时,相机会根据当时的环境,自动调整出快门和光圈,帮你拍出曝光正常的照片。虽然这种模式简单,容易上手,但想要拍出某些特定的效果还是很有局限性的。
Av档:光圈优先档,在此模式下,调节光圈的大小,在拍摄时,快门时间根据现场环境自动调节,保证拍出曝光正常的照片。这种模式有什么好处呢?通过控制光圈大小来控制景深,在拍摄的时候不需要考虑快门速度了,相机会根据现场的情况自动设定好快门速度,从而得到正确的曝光。尤其是在弱光条件下拍摄,使用低快门会导致画面的抖动而模糊,这时候保证光圈的大小不变,调整好感光度,从而提高快门速度。
Tv档:快门优先模式,在此模式下,调节快门速度的快慢,拍摄时,光圈大小根据现场环境自动调节,以保证拍出曝光正常的照片。Tv档比较适合拍摄运动的物体,尤其是快速奔跑的物体,快门速度如果过慢,就容易导致画面模糊,高速快门则可以让画面更清晰。同时,快门优先模式还可以拍摄夜间的车流,利用较慢的快门速度,拍出轨迹。
M档:手动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光圈、快门、感光度都需要自己根据现场情况手动调节。手动模式对于新手很难操作,新手不仅要对现场的环境光线情况作出合理的判断,还要合理的调节好各项参数。相对新手而言,要不断的练习,慢慢的积累,才能熟练运用M档。
3、测光:首先解释一下什么是测光。测光是检测相机进光量的多少,物体反射的光进入到相机中,相机会根据光线的明暗情况,对物体进行曝光。我们的人眼可以对物体的明暗程度进行判断,从而调节进光量,但相机却不能,所以相机在拍摄物体时需要测光。测光分为:平均测光、点测光、中央重点测光、局部测光。
平均测光:它是将取景画面分成不同的几块、分别对各部分进行测光,最后取平均值,相机根据这个平均值来进行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