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楼观百川,江河入我怀 | 永宁书院美搭

/ / 2015-10-25
塘河诗 这应该是一个没有立面的建筑 一个安安静静的建筑 一个展示时间痕迹的空间 不需要喧嚣的概念 有的只有岁月...

不需要喧嚣的概念

有的只有岁月流淌过的温度

登楼观百川

江河入我怀

归去来兮都是关于塘河的诗。

——AAI·里未设计

· 风起塘河——历史的回溯 ·

法国思想家雷蒙·阿隆曾说过:

“历史展示出现在与过去的一种对话,在这种对话中,现在采取并保持着主动。”

温瑞塘河,自古天然而成,毕达舟楫、生息万物,两岸民众举其为母亲河。“城依水边,水穿城过”的塘河水代表了温州的历史与文化。河边还有一类老房子,系明清官宦富家所遗存者,雕梁画栋,墙头角尾有各式各样的灰雕图案。一幢一幢的民居交融于青山绿水之间。可以说,所有的温州民居文化,都是关于温瑞塘河的诗。

其中有一座典型的中国南方传统民居,通过建筑师对历史的回溯与情怀的设计,这个满目疮痍的老建筑修葺一新,呈现的是当代气质与传统文化的交融和对话,成为一处可持续使用的活化空间,使得古今相互对照,相互促进,相互补充。

· 寻梦塘河水——时间的痕迹 ·

山水成就了温州。郭璞建城,以 九山布列为空间支点。 这斗城,有山有水,山至刚,水至柔,阴阳和合,天人合一。为寻塘河山水,建筑师将场地分为“今”、“古”两部分, 创造九园十二景

通过“重塑”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旧场所,与新建筑产生对话, 让两者具有向心性和不可分割性。用一种不断移动,流连转换的视点连续铺垫,留下时间痕迹的同时自然地产生建筑的空间体验, 以及因建筑与环境的互动所孕育的总体情景感受——那种源自江南的山水精神。

从入口到大厅的氛围,建筑师用传统建筑的意境来传达,曲折迂回的同时步移景异,不同位置对应不同意境,或显或隐,各有意蕴。

登楼观百川,江河入我怀 | 永宁书院

除了瞬间的氛围,还要有诗意。通往大厅的内庭空间,两侧背靠建筑景墙,在视觉上空间为封闭的,墙面完整而强烈。两排竹屹立其间,高洁清旷,宛如李衎笔下《修篁竹石图》中的意境,浓淡相间的竹叶为大厅入口营造一个安静平和、内藏深远的诗意。

通过电梯到达二层,此时可以透过玻璃纵观室外由水串联的三进庭院。面向老房子,我们通过自身、景墙与门厅共同营造出一个半围合云廊。这个水边的廊道,成为室外沿路体验难得的“虚”空间,同时伴着由高低庭院产生的垂直水流,人的听觉和视觉感知被调动起来,体验着人与传统,以及与光线、风雨、山石、植被等自然元素间的关系。

      
      1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