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死后与年世兰合葬在一起,雍正的陵墓为什么从未被盗?美搭
因为年妃才是雍正一生的挚爱,年妃不但被封为皇贵妃,先后为雍正诞下了三子一女,还让原则性非常强的雍正,屡屡为她破例。
不要被《甄嬛传》误导,甄嬛与年妃比就是个渣渣,更不要说那个皇后了。真实的历史中,年妃并没有恃宠而骄,更没有嚣张跋扈,而是独得雍正专宠,可以说她是被误解比较深的一个女人。
01宠你就是只跟你一起生孩子雍正一生有十子四女(包含早夭的),而年妃为雍正诞下了三子一女(不过这四个孩子都没有活到长大成人),足足占了近三分之一,雍正的后宫数量虽然不多,但这也看出了年妃的受宠程度。
并且最关键的是,从年妃跟了雍正生第一个孩子开始,到她去世这段十余年的时间里,只有她一直在给雍正生孩子,其他嫔妃竟然一个孩子都没生出来,如果这都说明不了她专宠,还有什么能说明她专宠?
那有人可能会说,之所以别的嫔妃没有生孩子,恰恰说明年妃嚣张跋扈,仗着年羹尧的势力,害了其他嫔妃皇子,那我要说这绝对是扯淡。
因为年妃在雍正三年就去世了,她给雍正生的四个孩子中,有三个是在雍正当皇帝之前生的,那时候年羹尧还没有立下赫赫战功,雍正也不确定自己能当皇帝,所以不可能是因为年羹尧。
甚至有可能是因为年妃的关系,雍正才格外重视年羹尧,给了年家机会,当然了这一点我们先不做深入讨论。
那我们看看雍正是怎么对待年妃给他生的这几个孩子的吧!女孩不讨论,因为清朝并不重视皇女,福宜是年妃给雍正生的第一个儿子,一岁不到就死了,那时候雍正还没当皇帝,没记载,我们也不讨论。
我们先说年妃给雍正生的第二个孩子福慧,雍正有多喜欢这个孩子呢?他走到哪都喜欢带着福慧,特别是年妃去世后,雍正更是破例亲自抚养福慧。
甚至后来爱吹牛的乾隆,都表示福慧“素为皇考所钟爱”,乾隆经常说爷爷喜欢他,从不说父亲喜欢他,是因为他没脸吹,我估计这也是为什么乾隆当皇帝后,推崇康熙、淡化雍正的原因。
而福慧八岁就去世了,死时不但以亲王礼下葬,雍正还非常伤心的表示:“诸王大臣无不为朕痛惜”。所以说,要不是福慧八岁就去世了,没准接班的就是福慧了。
而乾隆能顺利接班,其实并不是因为他有多优秀,雍正八年的时候,雍正还对心腹大臣鄂尔泰吐槽:“朕子侄辈皆平庸”。
而等到选接班人的时候,弘瞻太小,就剩弘昼和弘历了,二选一的事,而且弘昼还是有名的荒唐王爷,不选乾隆选谁?
说完了福慧,我们再说年妃给雍正生的第三个儿子福沛,其实理论上这个孩子不能入宗牒,因为福沛是年妃怀胎七个月小产生下的,也就是流产胎儿,但雍正却打破了规矩。
给这个孩子入宗牒、取名字,搞得好像这个孩子活过一样,别说古时候不重视这样的小产胎儿,就算现代也没有父母给小产胎儿起名字入族谱的吧?
那雍正为什么这么做啊?还不是因为喜欢年妃嘛!做这些不都是给年妃看的嘛!那说完了孩子,我们再说一下年妃的晋升之路。
02年妃的晋升之路年妃大约在康熙五十年之后给雍正当了侧福晋(具体入府日期不详),然后在雍正登基的雍正元年十二月,就被册封为贵妃,在雍正三年十一月病重的时候,被册封为皇贵妃。
年妃是当时清朝在董鄂妃之后,第二个和皇后并存的,在活着的时候被封的皇贵妃,这么说有点绕口,意思就是她很牛,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皇贵妃位同副后摄六宫事,是严重威胁皇后的存在,某种意义上来讲,皇贵妃的出现,也就意味着皇后失宠,六宫无主事之人。
所以这个称号根本不常设立,只在明清两朝出现过,一般都是去世后被追封以示恩宠,或者皇后去世、被废了,才封的主政六宫之人,也是为当皇后做准备。
并且年妃还是清朝第一个,汉族血统出身的皇贵妃,当年妃被晋升为皇贵妃的时候,年羹尧已经失势了,不过依旧没有耽误年妃晋升,这绝对是雍正的真爱。
年妃的“皇贵妃朝冠”,更是破例跟皇后的“凤冠”几乎一样,都是三层金顶、凤凰七枝,只在用金上差了三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