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丨学党史·我打卡 4月8日美搭

/ / 2015-10-25
▼ 答案 1923年2月7日,军阀吴佩孚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为保存工人实力,准备将来更大...

答案

1923年2月7日,军阀吴佩孚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为保存工人实力,准备将来更大的斗争,铁路总工会忍痛宣布复工。中国工人运动转入低潮。

解析

党的一大之后,党成立了领导工人运动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从1922年1月到1923年2月,全国掀起了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个高潮。在持续13个月的时间里,全国发生大小罢工100余次,参加人数达到了30万以上。其中,二七大罢工最为惨烈。二七大罢工又称“京汉铁路大罢工”或“二七工仇”,是中国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中规模最大、最有影响的一次。

惨案发生后,中国共产党发表《为吴佩孚惨杀京汉铁路工人告工人阶级与国民书》,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为自由而奋斗。尽管反动军阀到处捆绑工人,用恐怖手段强迫工人复工。但工人们坚持斗争,在没有得到总工会复工命令以前坚决不复工,各地工会也都拒绝单独谈判。罢工斗争坚持到2月9日,京汉铁路总工会的武汉工团联合会为避免不必要的牺牲,保存力量,准备将来进行更大的斗争,于是忍痛下令复工,大罢工宣告结束。在这场斗争中,京汉路各地工人死50余人,伤数百人,被捕和被迫流亡的有1000多人。接着,各地军阀也都对工人运动采取了高压政策,全国第一次罢工高潮被迫暂时转入低潮。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顶点。它进一步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力量,扩大了党在全国人民中的影响。罢工虽然失败了,但是工人的生命和鲜血进一步唤醒了中国人民,使他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是中国人民的敌人,必须与之斗争到底,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和解放。

答案:

党的三大通过了《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正式决定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国民革命联合战线的方针。

解析:

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东山恤孤院31号(现恤孤院路3号)召开。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蔡和森、陈潭秋、恽代英、瞿秋白、张国焘、李立三、项英等来自全国各地及莫斯科的代表近40人出席大会,他们代表了全国420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参加了会议。陈独秀主持会议并代表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会作报告。

会议的中心议题是讨论与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问题。陈独秀在报告中,着重说明了中国共产党决定和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依据和过程。代表们就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经过讨论,大会接受了共产国际关于中国共产党同中国国民党进行合作的指示,通过了《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等文件。这些文件的中心思想是,党在现阶段“应该以国民革命运动为中心工作”,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采取党内合作的形式,同国民党建立联合战线,以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的重要任务。文件还规定了要保持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的独立性的一些原则。

党的三大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策略原则和共产国际的指示,结合中国革命的具体情况,充分发扬民主,在分析中国社会矛盾和明确中国革命性质的基础上,正确解决了建党初期党内在国共合作问题上存在的重大分歧,统一了全党的认识,正式确定了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与国民党进行党内合作的策略方针,使党能够团结一切可能联合的力量,共同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答案:

1925年5月15日,上海日商内外棉七厂资本家借口存纱不敷,故意关闭工厂,停发工人工资。工人顾正红带领群众冲进工厂,与资本家理论,要求复工和开工资。日本资本家非但不允,而且向工人开枪射击,打死顾正红,打伤工人十余人,成为五卅运动的直接导火索。

解析:

      
      1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