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叔论市 降准利好下市场如何表现?美搭
盘后降准预期落地,货币政策和流动性趋于宽松背景下,调整应不改阶段性上升趋势。
《投资者网》特约国金证券分析师毛锐
周一早盘三大指数开盘涨跌不一。开盘之后,指数有所分化,沪指冲高后保持偏强震荡格局,创业板指则在平盘线下方弱势横盘。午后,指数集体走弱,创业板指继续领跌,整体走低直至收市。最终,上证指数、深成指、创业板指分别以跌0.50%、跌0.93%、跌2.09%报收。盘面上,涨停股(剔除ST和未开板次新股)39家,显示市场情绪一般;个股涨跌比958:3528,平均涨幅-1.44%,亏钱效应显现,两市成交额12036亿,较前一交易日增量6.02%。北上资金净流入近4亿。
这两天的行情有点不按常理出牌。首先是上周五的大涨超预期,主要是在时间上比锐叔预计的提前了,本来以为临近周末市场情绪应该较为谨慎的,新的攻势应该在本周初才会发动。然后是昨天,在上周五强势突破+周末利好下却大倒热灶,不涨反跌,其中深成指和创业板指甚至多的都跌了回去。究其原因,一是利好在上周五已经提前有所体现,而大涨之后短线获利盘压力加大;二是因为隔夜美股持续调整,尤其是纳斯达克大跌近2%并再创近期调整新低,映射到A股创业板,并对市场情绪形成一定压制。那么,昨天大盘利好下的冲高回落,是否意味着市场对利好反应仅此而已?锐叔认为,不必悲观。其应该只是前进道路上的一次小小的挫折,影响只是在于节奏层面上,而不是趋势上。
首先,从技术上来看,沪指已经在上周一最低探至前期3723-3625下降趋势线获得了支撑,确认了之前突破的有效性。随后又在强弱分水岭——89日均线的争夺中成功站了上去。可以说已经完成了回踩确认过程,短线上重归强势;目前指数仍站在所有均线之上,且5、10、20日等中短期均线系统呈多头排列,之前几个小波段的低点和高点也都在上移,显示当前处于阶段性上升趋势中。
其二,降准预期也迅速落地。盘后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消息称,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决定于2021年12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在上周五李克强总理做出“适时降准”表态后,央行仅时隔仅三天就采取行动,说明降准不仅仅是说说而已,而且这么快就落地,反映政策通过宽松来“稳增长”的预期较强。降准对市场的影响也绝不仅仅只是上周五一天的“躁动”。就以上次7月9日央行宣布降准、7月15日正式实施降准之后的市场表现来看。虽然中途经历了微观资金面上7月下旬科创板解禁潮、8月中下旬中国电信上市的扰动,但后来9月份时还是创了3723的高点。因此从这点来看,影响在于阶段性趋势上。
而且这次与7月那次降准相比,影响可能还会更正面一些。7月那次降准之后实际上没能实现宽信用的局面,甚至降准之后信用不松反紧,核心原因在于地产和城投的监管约束。但这次可能不一样:1、当地产和城投的监管政策都开始转向的时候,宽信用的阻碍正在被慢慢清除。2、当前经济下行和稳增长的压力明显大于7月份。3、绿色工具提供宽信用的增量。此外,从时点上来看,翻年之后商业银行放贷积极性较高,信用往往会会在年初季节性宽松。这与历史上跨年行情的节拍是相合的,容易产生共振效应。
综上所析,大家对于后市阶段性趋势应该是可以乐观的。目前主要是因为在年底时段,资金面相对还是比较偏紧,这就导致了行情难以保持持续性,更多体现出曲折中前进的状况,节奏和结构上的把握相对来说比较难一点。
板块和热点方面,上周五盘面上,行业方面,今有证券、银行、建材等少数行业逆势飘红,造纸、矿物制品、通用机械等跌幅居前。题材方面,汽车零部件、氢能源等相对活跃。
最近两天在市场风格上最明显的变化就是高低切换。一方面,之前更为强势的创业板指这两天明显要弱得多,包括一些高成长的赛道,如锂电池、光伏、风电等在利好不断下都出现明显滞涨,比如昨天在周末第二批风光大基地项目上报的利好下,光伏、风电板块却出现冲高回落,这些现象意味着这些高位板块在当前确实有点涨不动了。未来一段时间,大部分机构可能还是会在其中抱团,但对于新增资金来说,恐怕愿意当“接盘侠”的不多,大概率还将保持9月以来的这种高位震荡的态势。而另一方面,这两天一些大蓝筹品种已经开始有所表现,比如说煤炭、基建、航运、证券、房地产等。目前,大蓝筹板块虽然有所表现但尚未形成气候。那么,未来这部分品种会不会真正形成气候呢?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