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原股份7千万商票逾期背后:现金流腰斩、负债率提升,向银行申请700亿授信美搭
12月6日,牧原股份发布公告称,2021年8月1日-11月30日,共有32家子公司出现付款逾期,公告数据统计显示,累计逾期金额为6947.14万元。截至2021年12月6日,尚有9 家子公司存逾期未支付商业承兑汇票合计755.98万元。
对于商票未兑付的原因,牧原股份称,公司未及时收到部分持票人的有效提示付款申请,并且有的持票人选择的清算方式不符合银行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在澄清商票逾期的同时,牧原股份还发布公告称,将向银行申请700亿元的授信。证券之星的报道称,这或许代表牧原的资金链确实已经接近临近点。
业内人士看来,按照牧原股份整体体量,总计700亿元的授信也是合理的,但在目前猪肉价格较低迷,并被在建工程占用大量资金的情况下,牧原股份未来走势仍有待观察。
4个月32家分公司商票兑付逾期,累计近7000万
12月6日,牧原股份发布公告称,2021年8月1日-11月30日,牧原股份共有32家子公司出现付款逾期。根据公告数据计算,四个月牧原股份子公司付款逾期累计金额6947.14万元。其中蒙城牧原农牧有限公司累计逾期金额最多,达764.47万元。枣阳牧原农牧有限公司逾期金额仅为23.3万元。
经牧原股份核查,截至2021年11月30日,尚有9家子公司存在逾期未支付商业承兑汇票合计1707.27万元;截至2021年12月6日,这9家子公司尚存逾期未支付商业承兑汇票合计755.98万元。其中,枣阳牧原23.3万元仍未支付。
对于未能支付的原因,牧原股份在公告中称,经公司核查,由于公司未及时收到部分持票人的有效提示付款申请,或持票人选择的清算方式不符合银行要求等原因,导致公司无法按时兑付商业承兑汇票。
其中由于未及时收到部分持票人的有效提示付款申请的有30家,持票人选择的清算方式不符合银行要求有2家。牧原股份称:“已积极与持票人、银行沟通,推动商业承兑汇票的顺利兑付,保障持票人的合法权益。并且,针对相关情况出台了专项管理制度与措施,未来将加强管理,与银行、持票人保持积极沟通,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牧原承兑逾期被曝光源于上海票据交易所的数据披露。12月6日,21世纪经济报道发布报道称,近日上海票据交易所披露截至2021年11月30日商票持续逾期名单,出现付款逾期的承兑人数量共384家。其中,牧原股份直接或间接控股的31家公司承兑的商票持续逾期。不完全统计显示,31家企业承兑累计逾期发生额约为2125.73万元,逾期余额为1666.88万元。
据了解,承兑是指执票人在汇票到期之前,要求付款人在该汇票上作到期付款的记载。在付款人承兑前,汇票的主债务人员是发票人,承兑后,付款人则成为主债务人,发票人和其他背书人则是从债务人,承兑时必须是执票人实际出示票据,称为提示。见票即付的汇票不需要提示承兑。见票后定期付款的汇票应经提前承兑。
自称现金流正常,但大幅减少,频繁筹资补充流动资金
在澄清兑付逾期公告中,牧原股份还称:“目前公司生产经营与现金流情况正常,截至2021年9月末公司货币资金余额为99.5亿元。”
乍看这一数字很大,但相比2020年同期的224.96亿元,降幅近55.77%。
展开全文
并且,牧原股份在想法设法融资。12月6日牧原股份发布公告称,为确保有足够的生产经营和投资建设资金,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含新设立或纳入合并报表范围内的子公司)拟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授信额度总计为不超过700亿元,具体融资金额将视公司及控股子公司生产经营和投资建设的实际资金需求确定。此次申请授信额度有效期为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
对此,证券之星报道称,这或许代表牧原的资金链确实已经接近临近点。其中牧原股份固定资产期末较上年度期末增加52.17%,主要系随着公司生产经营规模扩大,在建工程完工转入固定资产所致。截止9月30日,牧原股份在建工程资金达146亿元。
此前,10月19日,牧原股份发布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的预案,计划向控股股东牧原集团定增募资不超过60亿元,发行价格为40.21元/股,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更早之前,牧原股份还发行了95.5亿元的可转债,其中51亿元用于生猪生殖建设项目,19亿元用于生猪屠宰项目,剩余25.5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贷款。
值得注意的是,牧原股份的资产负债率也在不断的增加,从2020年3季度末已经连续4个季度增长,分别为43.34%、46.09%、48.07%、53.09%、57.77%。并且牧原股份的短期借款为187.93亿元,应付票据为69.52亿元。此外,同花顺数据显示,牧原股份目前存续债券共4只,其中 “19牧原01”将在2022年1月22日到期,存续规模为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