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古民居内的竹木用具浅释(二)美搭

/ / 2015-10-25
申锦凤 第050期 二、木用具 相对竹子而言,木材的使用更为广泛。自古以来,木材除了建筑房屋,制造车、船,架设...

相对竹子而言,木材的使用更为广泛。自古以来,木材除了建筑房屋,制造车、船,架设桥梁等大处使用以外,小型生活用具制作使用更是数不胜数。例如,各种各样的桶子(见图12-图14):打谷子用的大掼桶、挑水的水桶,家用的饭桶、米桶、马桶、粪桶……;各种各样的盆子:洗脸盆、洗澡盆、洗脚盆、洗衣盆;还有各种各样的桌子、凳子、柜子、木箱、农具、吊篮(见图8)等等,无一不在人们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皖南古民居内的竹木用具浅释(二)

皖南古民居内的竹木用具浅释(二)

皖南古民居内的竹木用具浅释(二)

皖南古民居内的竹木用具浅释(二)

随着社会科技进步,虽然钢筋混凝土结构在现在的建筑中大量应用,尤其众多塑料制品代替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木用具,但是,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木结构及各种木制生活用品又有了巨大的市场需求。

我在《皖南古民居内的竹木用具》这本书中所介绍的木制生活用具,局限于清朝以来的存世量不多的物品。如:风车、砻、犁、耙、耖等农具;斛(见图15)、斗、升等量米器。日常用的木提桶,有的是提水用,有的是礼桶(见图12-图14);稀少的木凳、洗脸台;婴儿和儿童用具:座椅(见图16)、站桶、睡桶、摇篮;小件如烛台、木碗、首饰盒。一组编制草鞋的工具(见图9)是皖南地区农民家必备的用具,那时人们受条件限制,多编制草鞋穿。

皖南古民居内的竹木用具浅释(二)

再如木屏风镜(见图10),为长方形、立式,嵌贝镂雕,宽18厘米,高33.5厘米,厚4厘米。双面明镜,西洋艺术罗马柱,彩色贝壳镶嵌边框与大跨度人字开立脚等设计,更增添它晚清时期徽州古典家具所具有的中西合璧之美,高雅经典,它摆放在徽州人家大厅中堂处的靠壁长条木案上,而且放置左侧即西边。在木案右边(即东边)摆放一只古色古香的瓷瓶,构成所谓“东瓶(平)西镜(静)”的谐音文化物象语。它与其他徽州屏风相比较,有着它独特的艺术价值。第一,小巧玲珑,剔透晶莹,虽小但比例匀称而适中,使其大有稳如磐石之感;第二,中西合璧,古典时尚,“中西”、“古今”的“度”的把握,游刃有余,恰到好处;第三,红木框架,贝饰精雕,强化了它的“东瓶西镜”的物语美化氛围和徽州商贾人家辉煌灿烂的家居氛围。

皖南古民居内的竹木用具浅释(二)

又如纺车(见图11),明代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记述:古人用棉布防御寒冷,贵贱的人都这样做。棉花,在古书里称为枲麻,各地都有种植。棉有木棉、草棉两种。棉絮有白、紫两种颜色。种白色棉絮的占十分之九,而种紫色棉絮的只占十分之一。棉花收摘后用弹弓弹松后,用木板搓成长条,再用纺车纺成棉纱,然后绕在绕丝棒上,就可以牵经织布了。

皖南古民居内的竹木用具浅释(二)

以上这些濒临消亡的各种木制用具除了在生活中具有极高的使用价值外(几乎是家家户户都少不了的),还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一物一型,造型各异,厚重耐用,美观大方。

木制品不管是大件或小件,制作流程比竹器更为复杂,仅材料的选择和工具的使用就比较繁杂,例如:

(一)木材和选料。自然界木材众多,制作什么样的东西须选择合适的木材。常用的材料分针叶树和阔叶树。针叶树有:红松、马尾松、白松、鱼鳞松、落叶松、杉木、柏木、樟子松;阔叶树有:水曲柳、柞木、麻栎、杨木、樟木、桦木、楸木、椴木、色木、榆木、黄菠萝、泡桐、臭椿、梓木、木荷、榉树、枫香、刺槐、苦楝、山枣、桤木、刺楸、千金榆、板栗、苦槠、紫檀、柳桉、花梨木。这些树生长在我国长江南北,皖南木制用具一般用当地杂木,也有少量用具的木料在外地采购。

(二)手工制作工具。1、量具:直尺、卷尺、折尺、角尺、三角尺、活络三角尺、水平尺、线锤。2、画线工具:画线笔、拖线器、墨斗。3、锯割工具:木锥锯、手锯、钢丝锯、开孔锯、侧锯。4、刨削工具:平面刨、圆刨、线刨、槽刨、裁口刨、滚刨、 曲面刨。5、砍削工具:双刃斧、单刃斧、锛子。6、钻凿工具:手钻、牵钻、陀螺钻、螺纹钻、弓摇钻、麻花钻、手摇钻。凿有:平凿和圆凿之分。平凿有宽刃凿、窄刃凿、轻便凿、扁凿、曲颈凿;圆凿分内圆凿和斜刃凿。7、锤子:有羊角锤和钉锤。8、木锉:扁锉、圆锉、平锉。9、钳子分钢系钳和钉子钳。10、扳手和旋具。11、木工机械(做大型木器的)。

      
      1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