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女”把邻居接进家照顾13年潮流

/ / 2015-10-25
原标题:孙女把邻居接进家照顾13年:既然喊了爷爷,我就要照顾他一辈子! 27日,两江新区人和街道和睦路社区,孙...

  原标题:“孙女”把邻居接进家照顾13年:既然喊了爷爷,我就要照顾他一辈子!

“孙女”把邻居接进家照顾13年



 

 

27日,两江新区人和街道和睦路社区,“孙女”周千会为“爷爷”柯瑞林捶背。 重庆晨报 图

  3月27日清晨,下起了小雨,108岁的柯瑞林拄着拐杖,在客厅里来回踱步,他想出门去赶场。

 

  “爷爷,莫出门,下雨了哟!”“孙女”周千会忍不住埋怨:“下雨路滑,摔倒了怎么办嘛?”、“我坐公交车去嘛”“一会儿就会回来”……像以往每一个“赶场天”,“爷爷”都想方设法出门,“孙女”则好说歹说劝阻。可劝归劝,埋怨归埋怨,拗不过“爷爷”的周千会最终还是败下阵来。

 

  在两江新区人和街道和睦路社区1018号,小家里的温情每天都在上演着。47岁的周千会给108岁的柯瑞林当了13年“孙女”,而他们的关系原本只是邻居。周千会说,“既然喊了爷爷,我就要照顾他一辈子!”

 

  邻居

 

  “20年前就叫爷爷,改不了啦!”

 

  周千会记得,第一次见到柯瑞林是在上世纪90年代,那时柯爷爷已经80多岁了。

 

  柯爷爷健谈,爱摆龙门阵,身份证显示他生于1910年。柯爷爷的老家在江津,上世纪30年代初,他外出闯荡,当过长工,学过厨师。到了上世纪50年代,40多岁的他只身一人来到重庆城,连户口本都弄丢了。

 

  80岁之前,柯爷爷没成过家,后来经人介绍,他认识了人和镇双桥村人谢婆婆。两位老人无儿无女,在双桥村居住时,邻居就是周千会一家。

 

  柯爷爷有一手好厨艺,小院子里经常美味飘香,邻居们也跟着享口福。他说,自己一生漂泊,直到住进双桥村的小院子,才有了家的感觉。

 

  柯爷爷看着周千会结婚、生子,听着周千会的儿子邓中洪叫他“祖祖”。只要小中洪从门前经过,他总要塞点好吃的,有时还会买点小玩意儿给小中洪。

 

  而柯爷爷家挑水、栽红苕的活儿,周千会和爸妈都会去帮忙。周千会说,“二十年过去,一直这样爷爷奶奶地叫着,改不了啦!”

 

  房客

 

  她不收他房租,还常常过去帮忙

 

  后来,双桥村的农民变成了城里人,住进了渝北区和睦路社区的楼房。拆迁时,谢婆婆生了场重病,为了治病,两位老人选择了货币安置,因为无房可住,就租下了周千会家一室一厅的安置房。见老人生活困难,每月300块的租金,周千会经常只收一半,或者干脆不要,还隔三岔五过去帮忙。

 

  2005年,谢婆婆去世,柯爷爷成了孤老。周千会发现,原来健谈的老人变得沉默寡言。有时候,周千会半夜收了烧烤摊回家,见到柯爷爷家的灯还亮着,他一个人在喝闷酒。

 

  周千会四处找人和柯爷爷合租,给他做个伴。后来,房子里住进来一个保安小伙子,柯爷爷才睡得安稳,气色也好多了。不过,小伙子没住多久便搬走了。

 

  周千会和丈夫商量,干脆把柯爷爷接到自己家中一起住。那时,周千会家是一室一厅,丈夫欣然同意,儿子中洪也赞成,他愿意挨着“祖祖”睡。就这样,柯瑞林成了周家的一员。

 

  家人

 

  忙碌艰难的生活充满了欢笑幸福

 

  那时候,周千会摆烧烤摊,格外忙碌。柯爷爷会调佐料,为了让周千会多休息一会儿,他总是提早起床,洗好碗碟、调好佐料。周千会在外面忙活,他就在家把蔬菜、肉片一串串地串起来。周千会心疼柯爷爷,但不让他做点啥,老人直犯嘀咕。忙碌而艰难的生活总是充满了欢笑和幸福。

 

  “反正都是一家人了,干脆把爷爷的户口落到我头上。”2007年,人和街道、人和派出所特事特办,周千会的户口簿上多了一位成员——柯瑞林。有了户口,柯爷爷办理了低保,申请了老人营养费和廉租房补贴,每月有了800多元收入。

 

  2011年是周千会最困难的一年。与丈夫离婚后,她将烧烤摊停业,在嘉兴农贸市场找了一份卖鱼、杀鱼的工作。那一年,儿子读大专要交一万多元学费,自己办社保也要花两万元。柯爷爷听说了,硬要交出自己的钱,却被周千会给塞了回去。

 

      
      1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