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发展简史:古称 “角黍” 晋代加入中药材潮流

/ / 2015-10-25
文章内容...

中新网北京5月28日电(上官云)端午节快到了,一般每到这个时候,大家都得吃上几个粽子。在北方,像北京粽子一般个头较大,多以红枣、豆沙做馅;在南方,像广东粽子则个头较小,馅料则有冬菇、五花肉等,口感鲜美。而这看似不起眼的吃食,实际上已经有了悠久发展历史。

如果从春秋战国时代算起,到现在粽子已经发展了几千年。古时,粽子又叫角黍,样子很像牛角,后世还出现了“蒸裹”、“不落荚”、“白玉团”等一堆小名,凭借高颜值美名远扬后,粽子又得到了一个洋气的英文名字“rice-dumpling”。

从古至今,粽叶用料并不相同,有用竹叶、香蕉叶或干荷叶等,然后用糯米、黄米或其他辅料,如枣,豆沙,火腿等一起包成,形状则有三角形、四角锥形、枕头形、小宝塔形、圆棒形等等。

不过,粽子到底是怎么来的,到现在也没有言之凿凿的结论。流传比较广的传说认为,它源自祭奠屈原之死。但也有人认为,粽子的雏形出现得要比春秋战国时代早得多,甚至能追溯到50万年前,用“包烹”来制作熟食的时候:拿树叶包裹食物放在火中,煨熟后剥叶而食。听上去,确实有那么一点儿像粽子。

“粽”字本作“糉”,历史上跟粽子沾边儿的文字记载,最早大概见于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将之解释为“芦叶裹米也”。西晋新平太守周处所写的《风士记》,则明确提到了“角黍”一词:“仲夏端五,方伯协极。享用角黍,龟鳞顺德。”

正是在晋代,粽子成了端午节的标配食品,人们脑洞大开,开始往里边放一些特殊材料,包括中药材“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美其名曰“益智粽”。南北朝的时候,粽子馅料大家族里又出现了肉、板栗、红枣、赤豆……包好的粽子还被当成礼物互相赠送。

到了宋朝,人们干脆把果品也发展为粽子馅,苏东坡就写下过这么一句“时于粽里见杨梅”。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造型的情况,据说,还会用木车牛马做广告,似乎说明,吃粽子已经成为一种时尚。

明清两代,粽子成了吉祥食品。相传,那时凡参加科举考试的秀才,在赴考场前,要吃家中特意给他们包的“笔粽”,样子细长很像毛笔,谐音“必中”,为的是讨个口彩。

其实,毫不夸张的说,只要能入口,几乎没有多少食材不能当粽子馅的。比如,四川人爱吃辣,就在馅料里加点儿辣椒粉;重口味爱好者心仪的腐乳、泡椒,甚至榴莲也统统塞到了粽子里。

像讲究的八宝粽,则干脆把猪腿肉、肥膘、鱿鱼等分别切成丁,加上其他必备材料,像炒菜一样炒熟后当馅料。海南粽子会拿一片芭蕉叶,糯米中裹上咸蛋黄、叉烧肉、红烧鸡翅……据说一个足有半公斤重,量大管饱。

放了这么一堆杂七杂八的东西当馅料,煮的时候就一定要注意,大火煮透后,要用小火慢慢熬一会儿才是真正的煮熟,同时糯米粘度高,吃的时候要慢慢来,一次不能吃太多,同时搭配合适的蔬菜、水果,可帮助肠、胃蠕动,避免引起消化不良。(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1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