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冲击全球 在疫苗研发竞赛中谁将领跑?观点

/ / 2015-10-25
文丨林怡龄 新冠疫苗研发,成为了当下各国争先恐后夺头彩的领域。 3月15日,复星医药也重金押注这一赛道,其控股...

新冠疫苗研发,成为了当下各国争先恐后夺“头彩”的领域。

 

3月15日,复星医药也重金押注这一赛道,其控股子公司复星医药产业牵手德国药企BioNTech,获得了在区域内(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独家开发、商业化基于其专有的mRNA技术平台研发的、针对COVID-19的疫苗产品的许可。复星医药发布的公告显示,针对COVID-19的疫苗产品在德国尚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且尚未在区域内开展临床研究相关工作。

 

尽管BioNTech尚未能激起浪花,但看好它的,不止复星医药一家。两天后,辉瑞同样宣布与BioNTech签署合作意向书,共同开发和销售对抗COVID-19的mRNA疫苗。

 

在此次新冠疫苗的研发中,最为年轻的mRNA疫苗技术,成为了多条疫苗研发路径中“曝光率”最高的“明星”。无独有偶,全球第一位新冠试验性疫苗的受试者,于16日注射的便是mRNA疫苗——Moderna研发的“mRNA-1273”。

 

几乎同步,当天20点18分,中国的“种子选手”亦带来了好消息。由中国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陈薇院士领衔的重组新冠疫苗获批临床试验并已完成大规模生产前期准备。

 

新冠疫情蔓延全球,疫苗研发竞赛也在如火如荼地开展。据和君医药医疗事业部的不完全统计,截至3月17日,全球新冠疫苗研发项目66个,至少有96家公司和学术团体。

 

这其中不乏一些巨头企业,例如赛诺菲、辉瑞、强生、智飞生物、华兰生物等,但大部分是类似Moderna、BioNtech这些尚未有任何产品问世的小企业。不过,在这条赛道上,谁都有可能随时“弯道超车”。

 

此前,美国疫苗研发公司Inovio的疫苗曾被认为将是本世纪研发速率最快的疫苗,其在中国科学家张永振向世界公布新冠病毒基因序列的3小时候后,便在实验室电脑上的基因测序软件里设计出了新疫苗,并宣布最快将于今年夏天开始人体临床试验。但随着Moderna的“mRNA-1273”被注射进第一位受试者,Inovio已经被赶超。

 

不过,当下这种“一拥而上”的局面,也使得一些业内人士也开始担忧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如若疫苗研发顺利,将有望在四月后迎来疫苗临床实验的小高峰。

 

中国五条研发路径齐头并进

 

目前,疫苗研发技术路线大抵为五种,分别为灭活疫苗、基因工程重组的亚单位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减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与基于mRNA和DNA的核酸疫苗。

 

其中,除了灭活疫苗是用被杀灭的病毒刺激健康人体内的免疫系统做成疫苗之外,其他路线都是基于相同的理论基础,即病毒上的S蛋白可以引起人体免疫保护机制。

 

中国在这五条研发路线上均有部署。中国疫苗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截至3月11日,已有智飞生物、华兰生物、康泰生物、博雅生物等近20家中国企业正在开展新冠肺炎疫苗的研制工作。

 

在17日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军志介绍称,五大技术方向疫苗总体进展顺利,第一批确定的9项任务都已完成动物研究大部分工作。大部分研发团队4月份都能完成临床前研究,并逐步启动临床试验。

 

而军科院与康希诺公司联手研发的腺病毒载体疫苗,是此次中国新冠疫苗研发中进展最快的。该疫苗采用基因工程方法构建,以复制缺陷型人5型腺病毒为载体,可表达新型冠状病毒S抗原,拟用于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

 

目前,该疫苗已获得中国的快速监管批准,进入了人体测试阶段。新的Ⅰ期临床试验将在中国武汉18至60岁的健康成年人中进行,这是中国第一个进入临床试验的新冠疫苗。根据中国临床试验登记处发布的信息,研究人员计划将108名参与者分为三组,以接受不同剂量的疫苗。

 

而在新技术mRNA疫苗研发领域,中国亦有斯微生物等企业在研发。复星医药则是选择与国外药企BioNTech合作。截至目前,全球尚无基于该技术研发的疫苗获批上市,美国的Moderna显然是当下该领域里的领跑者。

 

海外疫苗研发盘点

 

随着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疫苗研发也进入了生死时速。除了中国,美国企业动作最快,澳大利亚、英国、德国、俄罗斯及以色列等国企业和机构也紧随其后。亿欧大健康通过查阅公开资料,对此进行了梳理:

 

Moderna

 

国别:美国

 

进展:Ⅰ期临床试验

 

      
      1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