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写能画还能做实验,这块“魔法黑板”正让更多老师扔掉粉笔传媒

/ / 2015-10-25
图片来源:希沃 记者 | 徐诗琪 这大概是许多80、90后难以想象的画面:在黑板上软件自动“生成”一个立方体,可以...

这大概是许多80、90后难以想象的画面:在黑板上软件自动“生成”一个立方体,可以随意旋转、展开、折叠;将黑板用作触摸屏,在上面玩游戏,做实验……

现代科技让这些画面成为了现实。

3月初,博主“一匹英俊的小马”发布了一条微博,里面提到留学回国的她为一位教师亲戚带了护手霜作为新年礼物,理由是老师常用粉笔,伤手。然而这位亲戚却给她“上了一课”——如今国内的老师早不需要沾染粉笔灰了,连黑板都是触控的。

图源:@一匹英俊的小马

一时间,该微博引起了大量网友的关注并登上热搜,网友纷纷评论说:“这是魔法吧!”

产品负责人郭潇也看到了评论。他笑着告诉界面新闻,几乎每隔半年,他们就会遭遇一次“莫名其妙上热搜”的情形。此前抖音、twitter上都曾有过类似的视频广为流传,连日本网友也惊讶于中国课堂的“黑科技”。

而在这项“黑科技”背后,不仅有科技公司在频频发力,更有中国学校教学方式的跳跃式变革。

中国电子白板爆发的十年

郭潇是希沃软件平台的产品总监,希沃就是这块“黑板”的生产商。准确来说,产品的名字叫交互式电子白板。这种产品其实并不稀奇,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加拿大公司SMART就将电子白板推出市场,但在国内课堂普遍被使用则是近10年的事情了。

希沃,是广州视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教育品牌,隶属于广州的上市公司视源股份。母公司的主业是生产液晶电视的核心部件——主控板卡,为彩电厂商供货,其出货量几乎占到全球的三分之一。2017年登陆A股后,视源股份目前的市值接近900亿元。

视源股份从2009年开始拓展教育业务,早期从硬件产品起家,生产销售液晶与投影式的交互电子白板,主要销往公立学校,属于To G业务;后期也逐渐增加了教育软件、家用终端这类To C的产品。

家用大屏与网课学习机,面向C端市场。拍摄:徐诗琪

某种程度上,这项新业务是幸运的,它在成立后的第一年就乘上了东风——2010年,一份重要的文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刺激了电子白板行业的发展。文件称,要在10年内完成校园多媒体设备的改造,并且要求各级政府在教育经费中按不低于8%的比例列支教育信息化经费。

伴随着这一强硬指标,国内电子白板行业也进入了长达十年的爆发期。

从视源股份披露的财报来看,2016年起,其交互智能平板产品(包含教育与商用场景) 的增速均保持着约50%的高速增长。除视源股份以外,这一领域还在2019年诞生了一家上市公司鸿合科技。

你或许还记得三年前的一篇热门报道《这块屏幕可能改变命运》。正如文中呈现的那样,现在,多数贫困地区的镇乡学校也配备了多媒体设备。

在2009年,国内教室电子白板的普及率尚不足3%。到今天,教育部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8月,全国中小学(含教学点)的互联网接入率达到98.7%,多媒体教室普及率高达93.1%。

配齐硬件后,下一个问题接踵而来:电子白板能写能画还能播放PPT,替代了传统的黑板。但,然后呢?

慧聪教育装备网在一份报告中写道,“在保证了产品与技术上的先进性的同时,如何能够让交互白板融入到现代化教学体系当中,发挥更出色的应用功能,或许是每个交互白板厂商应该考虑的问题。”电子白板让老师少吃了很多粉笔灰,却不一定能变成生产力工具。

围绕着软硬件以及内容的结合,国内厂商进入了下一阶段的探索。

让黑板“动”起来

“老师可能是信息化接受度最低的群体。”郭潇说自己在2014年进入希沃,他的工作是从零开发一款教学软件,帮助老师发挥硬件的最大用处。但实际情况却是,大部分老师对IT技术有排斥心理,上手慢,一节课里半节课时间在与设备作战。

按照郭潇的说法,他带领研发的软件“希沃白板”,肩负了变革教育软件的任务。

“在中国,大家都拥有一样的供应链,技术本身的竞争门槛是不高的。特别是在教育行业,并不是你有一个好产品就能成功。”郭潇说。

希沃智慧黑板,融合了液晶屏与传统黑板。拍摄:徐诗琪

      
      1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