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版Clubhouse引爆今年互联网首场大战?阿里杀入,映客要砸40亿传媒
2021年初,一款现象级的应用打破了互联网圈许久的沉寂。
在网红马斯克的站台下,美国音频社交软件Clubhouse在海内外一炮而红。一时间,全网都在疯狂寻求邀请码。在eBay平台上,一个Clubhouse邀请码甚至被炒到了100美元上下。
如此火爆的市场情绪迅速被中国互联网平台捕捉,数款号称“中国版Clubhouse”的产品纷纷上线。不管是主流大厂,抑或是创业公司,都想借着Clubhouse的热度来抢占社交领域的新机遇。
据悉,在类似项目上,映客做好了烧40亿的准备,36氪旗下的Capital Coffee也开始了测试。此外,阿里巴巴旗下的Meetclub在春节前也已开始内测。甚至刚刚关停一周的米聊也在其官网发布公告,宣布重新出发,转型为面向专业人士的语音聊天App。有观点直言,“中国版Clubhouse”将是2021年互联网行业的第一场大战。
可现实果真如此吗?在创投圈,“中国版Clubhouse”究竟是一场“真风口”还是昙花一现的“假狂欢”?
Clubhouse爆红,一场久违的互联网狂欢
Clubhouse并不是一个近期才成立的新应用,其诞生于2020年3月,主打即时性音频社交。
可以说,Clubhouse当前热到发烫的状态基本上是靠马斯克的强力“带货”。
2021年2月1日,马斯克发布推特称,他将在Clubhouse的语音群聊应用中开启讲座。这条推文直接引爆了Clubhouse的火热:大家“疯了一样”开始求一个邀请码,以获得与马斯克“开房”同聊的机会。据悉,这个房间很快就达到了5000人的上限。
由于Clubhouse实施邀请机制,用户需要有邀请码才能进,而一个用户通常只有两个邀请名额,因此某种程度上,邀请码成了一种稀缺资源。
马斯克的名人效应加之邀请码的稀缺性,Clubhouse的热度迅速在中国市场蔓延开来。朋友圈、微博、知乎等各大平台,铺天盖地都是“求邀请码”的话题。
南山资本高赫对投中网直言,这次,Clubhouse之所以引爆社交话题,主要是在内容方面的突破,比如邀请马斯克等大咖进入聊天室,产品的附加值就会大大增加;同时,海外用户因为疫情的关系,Clubhouse的横空出世点燃了他们本就旺盛的社交需求,产品本身和用户需求产生了叠加效应。
与此同时,复刻“中国版Clubhouse”的现象也正在中国互联网圈上演。
2021年除夕当天,映客上线了“对话吧”,这被称为“中国首款Clubhouse”。2021年2月20日晚,映客拉来创投大佬们的加入,在“对话吧”上开展了一场由映客董事长奉佑生、金沙江创投董事总经理朱啸虎、昆仑万维创始人周亚辉、华兴资本董事总经理杜永波等参加的对话活动,主题即为“中国能做成一个Clubhouse吗?”
然而,仅仅不到2天,即2021年2月22日,对话吧突然在全网范围内悄然下架。对此,映客回应表示,“产品正在做优化和迭代”。据公开报道,一位关注社交领域的风投机构管理层人士透露,除了“对话吧”,市场上还有好几个团队在研发“中国版Clubhouse”,但均内测阶段。
显然,“中国版Clubhouse”的争夺战仍在继续。而除了市场的热度之外,这或许离不开Clubhouse本身的资本追捧。据悉,Clubhouse成立以来即引来了风投的争相投资,在还没正式上架时,估值就已达1亿美元。
投资人:“中国版Clubhouse”机会不大
Information最新消息表示,四位知情人士透露称,有风险投资机构正在尝试以10亿美元,即比8个月以前增长10倍的估值,参与领投Clubhouse新一轮融资。
美国投资人Leo Polovets形容,Clubhouse的聊天室有时很像一场技术会议,当他们讨论到一个技术相关的话题时,可能这个领域知名的技术专家就会出现,一同参与讨论。Polovets说,“这几乎就像是有观众参与的播客。”
但在中国,Clubhouse及其衍生产品的争议不断。
2021年2月8日,罗永浩发微博吐槽称,自己断断续续玩了两天Clubhouse,没有一个房间能待上10分钟,也毫无兴趣自己开一个房间。但是,罗永浩不忘调侃“我是冥灯,我看好的都会倒闭,我不看好的都会成事儿。”
“中国用户的使用习惯与国外用户不同,在短视频和直播的风口下,已经被云直播、云语音教育得非常好了,对产品非常挑剔,感知水平领先美国非常多,所以对这款产品的新鲜感可能没有那么强。”荔枝创始人赖奕龙也曾提到,“Clubhouse要想在中国复制美国的成功,并不容易。”
目前,市面上已出现几款“中国版Clubhouse”产品,但火爆程度上都与Clubhouse差距甚远。
“‘中国版Clubhouse’我们认为机会不大。”高赫表示,在中国,语音社交并不是很新鲜的功能,开发技术上也没有特别高的难度,国内很早就有类似的产品,诸如YY语音房、各种狼人杀APP等。从Clubhouse本身看,它的一些产品设计功能,比如邀请码制、阅后即焚,使用场景受限,整个产品的商业模式也并不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