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人需要“社交”吗?传媒
编辑导读:网络的发达,让人们联系变得轻而易举。在现实生活中社恐的年轻人,或许在网上聊得风生水起。在这样的环境下,陌生人社交产品发展得怎么样了?本文作者对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与你分享。
这两天陌生人社交再次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一款主打酒店陌生人社交的应用“趣住”被指存在大量的拉皮条和色情交易信息,引发大量媒体关注。
而这并不是陌生人社交产品在最近一段时间仅有的“发声”。作为互联网行业里的经典品类,近一个月来陌生人社交似乎正在进入新的周期:
3月25日,国内的最大陌生人社交应用陌陌发布了2020年Q4及全年财报,分红、高现金储备、财报超预期成为陌陌财报的亮点——但同时,营收、归属净利润下滑甚至负增长;付费用户和活跃用户下滑;直播服务营收大幅下降,却又成为笼罩在陌陌头上的一层阴影——这让行业内不少人发出疑问:
说来说去,陌陌是不是还是转型失败了?
无独有偶,另一家主打匿名语音聊天的社交应用Soul则据传正在计划赴美IPO。据3月17日多家媒体报道,Soul正计划以10亿美元估值登陆美股市场,募资两亿美元——虽然这个消息很快就被辟谣,不过Soul也顺便在辟谣声明中向人们普及了一个新概念:
他们自称为“以Soul为链接的社交元宇宙”。
大家似乎都很难,就算风光也显得很“小心翼翼”。就像过去几年各种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然后又一地鸡毛,几代产品人似乎都在想办法打破人们对于“陌生人”、“社交”这两个词先天自带的刻板印象,试图通过各种公式证明两者的可能性,但这个行业似乎永远只能停留在一种长不大又死不掉的状态。
一、陌生人,社交什么?
陌生人社交还有想象力吗?人们又为什么需要陌生人社交?这个问题似乎在2021年的背景下不需要过多讨论:
有行业媒体认为“社交”是一款产品的最大价值,用黑话来形容是“进行产品沉淀的最重要基础”;有人还把很多品牌破圈的成功归因为“社交赋能”,比如“沃尔沃为什么不如BBA卖的好”、“阿迪达斯为什么看上去永远竞争不过耐克”,原因就是“没有社交价值”。
更玄学化的“陌生人社交”的潜在价值就更不用说了:在越来越富有赛博朋克味道的当下,和陌生人社交无异于“再活一次”的机会——毕竟现在人们对他人的定义,很大程度上是由社交网络痕迹完成的——微信、QQ们已经不太可能给你这个机会。
但这样的理论似乎能只证明“陌生人社交”的存在价值。要成为一款拥有稳定需求场景的产品,显然需要考虑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陌生人社交”的需求其实萌芽于用户本身,而非“产品去推动”——也就是说产品更多承载地是整个陌生人社交中“过程”的角色——那么这个“过程”到底应该是什么样?谁来定义整个过程?用户们喜欢的“过程”是否是产品需要的“过程”?
这些显然是很难产生标准答案的问题。我们在Soul上随机匹配了几位网友,分别和他们聊了聊。
对网友图南来说,她的目的很明确,“我在Soul就是为了交朋友”。为此,图南个人简介上的第一句话就是:95年的大姐姐,不处对象,只交朋友。
旅游、电影骨灰级爱好者、偶尔会和朋友小酌几杯。细腻的文字让一个落落大方的形象跃然屏幕。
图南说,她虽然注册了有一年多,但真正玩儿Soul只有一个月左右。这一个月的时间,她也确实在Soul认识了一些不错的朋友,并且还和其中两位网友完成了线下面基。
“见面更多的是惊喜,两位网友性格都很好,其中有一位明显感觉比线上更健谈。”对于线下见面的结果,图南给与了肯定,但在整个交友过程中,图南也表示遇到过许多不太好的体验。
“浮躁了人太多了,目的不纯的人也很多,需要自己鉴别。有些人一上来就处对象,看照片。”图南提到。
不过,虽然那些一上来就处对象的人给图南来了不好的印象,但在陌生人交友的场景中,拓宽自己的交友圈子,期望通过这些渠道找到对象也确实是许多人的目的之一。这种目的甚至还被这些应用的官网作为广告大肆宣传。
网友柳琦就是这样一位想通过陌生人社交找到对象的人,在被问到为什么来Soul时,她的回答很坦诚,我就是来找对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