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的时代,时代的技术传媒
“现代科学把世界带进了实验室,现代技术则反过来把实验室引进到世界之中。科学之‘眼’和技术之‘手’将世界日益建构成一个人工的技术世界。”——语出哲学家雅斯贝尔斯。
技术革命是时代繁荣最基本的原因之一,纺织机与蒸汽机,电气与电话,自动化与无线电,每一次技术族群的涌现,都深刻改变了产业和组织的形态,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计算机技术的进步,至今仍塑造着我们的生活方式。
技术与经济波浪式前进,约五十年为一个新的长周期,当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纷至沓来,当疫情客观将时间划分为“前疫情时代”和“后疫情时代”,我们置身于一个新的技术时代,这个时代的专属技术应该是什么?不同的站位有不同的答案。
在一年一度的联想集团2021/22财年誓师大会上,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认为,行业面临从数字化向智能化的应用升级,其核心是人工智能,建筑在数据、算力和算法这三大要素的基础之上,这就是智能化转型,也就是“新IT”,它与当前国家力推的“新基建”完美契合。
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
谁在呼唤新IT?
根据埃森哲发布的《2020中国企业数字转型指数研究》报告, 2020年,转型成效显著的领军企业占比由2018年的7%上升到11%,2017~2020年,三年内中国企业整体数字化稳步推进。
2020年疫情危机,一方面让我国经济及大部分企业遭受打击,另一方面也持续催化数字技术使能的新模式新业态,加速了社会的数字化进程,迫使传统企业在危机中开始直面数字化转型。
两会前后,杨元庆频繁提及IT,他也多次阐述新IT的内涵。
在他眼中,新IT是数字经济的牵引器,一方面新IT赋能实体经济,推动各行各业的智能化转型;继而在智能化转型基础之上,撬动消费需求,激发市场活力,促进数字经济。
假如顺着技术的发展脉络观测,你就能发现,新IT的形成是自然而然的生长过程。
首先在数据层面,数字化、智能化时代的数据不仅仅来自于智能设备、信息化系统和互联网,而是更多地来自于物联网设备,医疗器械、车间的机床、机场火车站的闸机等等,都可以成为采集行业数据的智能化终端。
其次,采集来的数据需要存储、整理、学习、分析才具有价值,与以往简单的存储和计算在“端”上就可以完成不同,现在更多需要在云上进行。
要连接“端”和“云”,就需要高速传输的“网”络,包括5G或者千兆光纤网,而随着5G和物联网的大发展,如果所有终“端”数据都送到云上计算再返回结果,必然会造成网络的交通堵塞或延时,因此,一种介于“端”和“云”之间的计算——“边”缘计算就应运而生。这种“端-边-云-网”的架构就是联想洞悉的“计算力”架构。
最后,人工智能还需要算法去学习现有流程和决策方式中的逻辑并提供推理,与数据和算力同时发力。
时代在呼唤新IT,“端-边-云-网-智”架构获得业界公认,并且已经在新业务场景得到广泛应用,以在线教育业务为例,上一个时代的“云-管-端”IT技术架构不能满足在线教育大流量、低时延的基本要求,于是联想帮助行业客户在边缘侧部署了充沛算力和音视频等能力,来保证用户体验。
不难看出,新IT就是基于“端-边-云-网-智”技术架构,赋能各行各业实现智能化变革所需要的技术、服务与解决方案,而“端-边-云-网-智”架构就是联想对时代技术的回答。
内生外化,联想三年造就“擎天”
上层应用驱动底层技术变革,底层技术变革又重塑上层应用形态,不止是联想,阿里、腾讯、百度等公司以云计算视角切入新IT,AI独角兽合纵连横拓宽AI产业的赛道,一众不同技术属性、不同行业链条的厂商,不约而同地朝着相同的方向发展。
这不是偶然。
联想集团执行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刘军
“智能时代,我们面对的是海量的客户数据,所以未来我们必须要靠系统,要把我们的智慧、所有的业务模式流程都要固化在系统里。”联想集团执行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刘军说道。
现在,联想“端-边-云-网-智”架构有了新的支撑点——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