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产品不吃香了?定期收益率仅3%,储户为何宁愿去银行存款传媒
近年来,虽然各类理财产品相比之前收益率降低了不少,不过普遍收益还是能达到4%左右的。为什么储户却宁愿选择银行2%至3%的定期存款?
众所周知国内一直都是储蓄大国,只要手里有钱,大部分人的选择都是存进银行。毕竟在网购的到来下,购物变得越来越简单。
当然花钱时也逐渐失去了“真实感”,如果将钱放在手里,一不留神就用完了。与其每个月有多少用多少,还不如将钱存起来,每年还能拿到一定利息。
当然以前银行是不少人存款的首选,不过后来随着第三方支付平台也推出了各种理财产品,年轻人有钱也就不往银行存了。由于这些互联网理财收益率更高,因此受到储户青睐也不是什么意外的事情。
没想到这一利好还没持续几年,就重新转变了局面。随着互联网理财的收益率一再降低,之前喜欢在第三方平台储蓄的年轻人,也纷纷将钱存进了银行,办理存折选择定期储蓄。
令人好奇的是,虽然各类理财产品相比之前收益率降低了不少,不过普遍收益还是能达到4%左右的。为什么储户却宁愿选择银行2%至3%的定期存款,也不选这些理财产品呢?
性质不同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虽然理财和存款都能获得一定收益,不过两者的性质是完全不同的。一般来说理财产品是存在风险的,收益率虽然比较高,但是也会导致储户出现损失。
而存款就不一样了,银行存款相对来说是没有什么风险的,哪怕出现银行倒闭的情况,50万以内的存款都可以全额赔付。
光是这一点就证明理财产品与存款无法相比了,说白了存款属于刚性兑付产品。只要选择有“存款保险”标识的银行,那么储户的资金都是有保障的。
流动性不一样
在银行存过款的都知道,定期存款必须存够年限,利息才能如愿兑付。否则提前支取的话,就只能按照活期利率来计算了。但是即便如此,储户如果出现急需用钱等情况时,还是可以提前支取的,最多也就是损失点利息。
但是理财产品就不一样了,有经验的人应该都知道,理财产品是不支持提前支取的。也就是说哪怕你放弃所获得的收益,本金也无法随时提出。从这一流动性来看,似乎定期存款要更加人性化一点。
针对人群不同
这样来看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理财产品没有定期存款那么受欢迎了。毕竟现在存款的还是中老年人居多,年轻人在提前消费观念的影响下,每个月很少能有多余的资金储蓄,自然也无需纠结存银行定期还是选择理财产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