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三年,科技强桂这么干传媒
未来三年,科技强桂这么干
7月16日,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 广西高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一场),围绕 “加快创新型广西建设 努力为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广西力量”介绍有关情况。
发布会现场
取得了这些成绩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设立50亿元创新驱动发展专项资金,成立自治区科技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科工联席会议机制,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全国首推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常态制,率先启动省级“杰青”项目经费“包干制”试点改革,首批开展知识产权区域布局试点工作。
还取得了不少成果——
自主研发的宽幅胶片挤出压延生产线突破我国橡胶输送带关键装备技术瓶颈;采用新技术建成了世界最大跨径的拱桥; 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两获国家科技奖的清洁造纸一体化技术及装备; 高端铝合金新材料、石墨烯、国六排放标准的柴油发动机、智能遥控装载机等产品也在不断走向国际。刚刚过去的五年,广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区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7个百分点,R&D经费投入强度增长约8.3%,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增长1.6倍,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长3.4倍,拥有国家“五类”人才数翻两番。输出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11.4倍,牵头取得的科技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数是上一个五年的3倍,高新技术产业化水平指数连续5年进入全国前十,跨国技术转移协作网络覆盖东盟10国。
特别是2018—2020年,我区组织开展“三百二千”科技创新工程,实施重大专项项目120项,突破132项重大技术,获得521个专利,新增产值530亿元,创建118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引进培育126个高层次创新人才和团队,新增1599家高新技术企业,转化1827项重大科技成果,有力推进创新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
7月6日,在广西鱼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升级改造工程施工现场,工人们顶着高温赶工期。该工程是自治区统筹推进的重大工业技改项目,总投资约9.3亿元。黎寒池 陈健明/摄
提出了这些“小目标”
广西“十四五”规划《纲要》综合考虑我区的发展现状和科技创新的发展形势,提出制定科技强桂行动方案。
在我区即将印发的 《广西科技强桂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中,提出了——
到2023年,自治区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突破1.3%,目前不到0.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企业占比突破15%,目前不到10%。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4200家,去年底是2803家,国家级高层次创新人才数量达120人,技术合同成交额总额累计突破2000亿元,转化科技成果三年累计2000项以上。 到2023年,高新区工业总产值突破万亿元,其中高新区四至范围内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力争突破5000亿元。 全区高新技术企业工业总产值力争突破10000亿元,同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比重不低于15%,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在现有基础上提升5个百分点以上,创新型广西建设取得重大突破,科技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能力明显增强。
围绕实现以上三年目标,广西将实施以下6大科技创新工程:
一是 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工程 ,聚焦创新平台、人才和高质量创新成果,优化科技力量布局。 二是 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工程 ,加强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充分发挥科技服务业在双链融合中的突出作用,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积极培育新兴产业,解决科研、产业“两张皮”的问题。 三 是千企科技创新工程 ,遴选1000家重点企业,带动全区成千上万家企业加强研发投入,实现研发投入翻番。 四是 科技强农工程 ,立足广西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加强农业科技攻关,强化各类农业创新载体建设。 五是科技惠民工程 ,聚焦生命健康、生态环境、公共安全、宜居城镇等惠及民生的领域,突破相关核心关键技术,建立各类示范应用场景,切实让老百姓体会到科技带来的好处。 六是创新功能区提升工程 ,打造特色鲜明、定位清晰的创新功能区,包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提档进位和农高区的进一步提升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