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用”你的同情心传媒
在人们看来,投喂流浪猫似乎是一个颇具爱心的举动。无家可归、瘦弱可怜的流浪猫总能激起人们保护弱小、关爱动物的心理,然而,看似“善举”的投喂,却有可能点燃另一场“危机”。
2020年12月,南京大学副教授李忠秋的科研团队与美国史密森尼学会候鸟研究中心主任彼得·马拉合作,首次在国家尺度上评估了户外猫对中国野生动物的威胁。调查发现,中国一年至少有121亿野生动物死于猫口,同时,研究还给出了对流浪猫“不散养、不遗弃、不投喂”的建议。(1月21日《 中国科学报 》)
这些数据和建议,遭到了部分网友的质疑。 在部分人看来,现在的猫“连老鼠都不会抓”。的确,猫在被驯化的过程中,其“野性”已大大削弱,他们无需面临野外“弱肉强食”的威胁,生活节奏与人类趋于同步。尤其在今天,“可爱”“软萌”“治愈”似乎才是猫咪的标签。
然而,“野性”的削弱,不代表“生物性”的丧失,猫依然是生物链中的一环,拥有自己独一无二的生态位。研究发现,家猫拥有极强的适应性,即使离开人类,也能回到野生环境中生存。在李忠秋教授的研究报告中,猫被列为入侵物种,被当成一种生态威胁。事实证明,猫有能力破坏一定范围内的生态系统。据记载,猫作为入侵物种曾直接导致关岛秧鸡、墨西哥索科罗岛鸽子的灭绝。 如此看来,人们“出于爱心”的投喂,有“同情心泛滥”之嫌。换句话说,很多人对于他们喜欢“吸”“撸”的“软萌生物”所知甚少。 在人与猫的相处中,猫虽然有着一定的破坏力,人类依旧有着绝对的掌控能力,这种不对等的关系容易让人遗忘一个事实:对人类而言,猫或许是“弱者”;但对于某些动物来说,猫却“强大”到能危及它们的生存。
可话说回来,若是对流浪猫采取“置之不理”的态度,流浪猫的处境也有可能变得岌岌可危。毕竟,流浪猫的野外生存能力与野生猫依然存在差距,环境骤变依然需要它们用一定的时间去适应。更有甚者,为社会所不齿的“虐猫行为”时有发生,屡屡刺痛人们的良知。从这个角度出发,对流浪猫进行人为保护又显得十分有必要。
事实上,“流浪猫该不该投喂”的争论由来已久,其激烈程度甚至能形成社会上意见气候的撕裂。“喂或不喂”的讨论不仅仅指向某一种行为,也折射了公众的态度与思考,更重要的是,它将一个深刻而伟大的领域带到人们面前,即“保护生物学”。
所谓保护生物学,简单而言,就是一门处理生物多样性危机的学科。其兴起在生物多样性面临前所未有之挑战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值得注意的是,保护生物学不是“单向度”的思考,它涉及多个领域,需要进行全方位的衡量和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