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AR眼镜最强爆料!复盘5大科技巨头的AR梦传媒
据彭博社最新独家报道,围绕苹果AR眼镜的一系列产品布局细节被披露。苹果正打造其首款VR头显,计划将其打造成“一款价格昂贵、小众的先驱产品”,为未来推出其首款AR眼镜铺路。
苹果这款VR设备(代号“N301”)目标最早在2022年发布,既提供游戏、观看视频和交流等虚拟现实(VR)游戏应用,也具备增强现实(AR)功能,届时将与Facebook Oculus、索尼的PSVR和HTC Valve等VR头显设备展开竞争。而苹果AR设备(代号“N421”)仍在开发基础技术阶段,最早有望在2023年首秀。
不仅是苹果,近年来,多家科技巨头都对AR眼镜研发付诸了极大的热情,Facebook、谷歌、微软、亚马逊纷纷押注AR/VR未来,高盛集团早在2017年就曾预言,2020年AR/VR市场规模将达到400亿美元,比2017年市场规模高出近两倍。
而研发AR眼镜的道路布满了艰辛和坎坷,诸多技术难题横亘在眼前,上述五大科技巨头也不例外,这些年,看似无所不能的“大佬”们在研发AR/VR的过程中,可谓是吃了不少苦头。
在AR/VR赛道,五大科技巨头经历了哪些方向的探索?遇到哪些难题?最新项目进展如何?
接下来,我们来逐个扒开“FAAMG”五大巨头的AR/VR过往。在市场兴奋之余,透过科技巨头的曲折研发经历,我们可以更加冷静地看待这些新兴科技产品的长期发展。
一、苹果:难产多年、软件先行
苹果在AR/VR领域已经耕耘了十余年。从2006年开始,苹果申请了几十项有关AR/VR的专利,覆盖软硬件各个方面,同时大量招兵买马、收购相关企业。
团队方面,业内消息称,苹果AR团队规模可能达千人,并持续性地广招贤士。例如,苹果AR产品开发副总裁Mike Rockwell原为杜比的执行副总裁,在2015年加入苹果;微软AR主打产品Hololens的共同创始人Avi Bar-Zeev在2016年也跳槽苹果。
除了招揽人才外,苹果还一掷千金收购了10多家AR/VR相关技术企业,如曾为谷歌智能眼镜开发“情绪分析”软件的人工智能公司Emotient。
外媒最新消息称,苹果早在2015年就发起了代号为T288的AR/VR项目,包含两款产品:
一是代号为N301的VR头显,外形类似Oculus Quest,兼具部分AR功能,为随后发布的N421做铺垫,预估售价在300-900美金范围,或将于2022年问世。
二是代号为N421的AR眼镜,外形酷似墨镜,技术难度更高,功能更强大,坊间称其为“Apple Glass”。
N301的操作系统代号为“rOS”,同时将搭载苹果最先进的芯片技术,芯片整体性能或将超过Mac M1芯片,并自带应应用商店。据悉,为了缩小体积,N301将缩小显示屏到人眼的距离,并内置矫正镜片,供视力不佳的人群使用,同时表层将使用布料以减轻重量。
但因“价格贵、较笨重”等原因,苹果对N301的销量预期不高。另外,苹果AR眼镜的具体上市时间一直是个谜,就连分析师郭明錤都曾多次“被跳票”,预测推出时间“飘忽不定”。彭博社最新报道称,苹果AR的面世时间可能晚于原定的2023年。
▲坊间盛传的Apple Glass产品图
为何苹果饱受关注的AR设备一直“难产”?
究其缘由,主要有两层原因。
AR消费者市场体量较小便是其中之一。IDC报告指出,2020年AR/VR头显出货量预计达710万台。假设这个预测准确,那么710万台是个什么概念呢?
Omdia的数据显示,苹果iPhone 11 Pro在2020年上半年的出货量为670万台,在同期苹果手机产品中排名第5。AR/VR设备一年的总出货量,竟然和一家公司一款手机产品半年的成绩相当,可想而知当前这个市场有多小众。
从另一个角度看,AR设备仍然有许多技术难关需要攻克,如重量、软件生态、续航、性能、产能等。
以重量为例,号称目前市面上最好的AR眼镜Vuzix Blade升级版重量约为93.6g,而普通眼镜轻的不过几克而已,大多不超过30g。但这么小的一款智能产品要集成摄像头、音频、电池等诸多设备,做到如寻常眼镜一般轻巧又谈何容易?
尽管设备“难产”,但苹果在AR软件层面却取得不少进展。
2018年,苹果在WWDC大会上推出AR开发平台ARKit,开发人员可以使用这套工具开发适用于iPhone和iPad的AR应用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