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居住与在地生活|镛舍那一抹上海风情传媒

/ / 2015-10-25
皮埃尔·里梭尼(Piero Lissoni)来自米兰。作为里梭尼建筑事务所(Lissoni Architettura)的创始人,Kerakoll Design House的首席...

皮埃尔·里梭尼(Piero Lissoni)来自米兰。作为里梭尼建筑事务所(Lissoni Architettura)的创始人,Kerakoll Design House的首席设计师,大众对他的标签通常是“极简、感性、天马行空”。在他强烈的个人风格背后,是他突破模仿和重复,对化繁为简的不懈努力。太古集团「居舍系列」的第四间酒店,坐落在上海兴业太古汇的镛舍(The Middle House)就邀请到了里梭尼操刀室内设计,大师对东方的印象和热爱都在镛舍的点滴细节中回响。

位于上海大中里的镛舍如同一篇诗赋,赞颂上海的现代摩登和历史沧桑。镛舍的命名贯彻「居舍系列」品牌的风格,与该系列旗下其他酒店一脉相承,延续「居舍系列」的定位及理念。酒店名字的「Middle」源於其所在位置「大中里」的「中」字,始建于1925年的“大中里”曾经是上海市内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石库门里弄之一。

01|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背靠太古商业综合体,在寸土寸金的南京西路营造城市绿洲的体验绝非易事。成片的竹林是一个不错的选项,而镛舍围绕“竹”这个常规选题下了更深的功夫,从建筑到体验都焕然一新。

一面竹节纹理的弧面矮墙把人的视线引导向一条真实的竹林小径,继续向前就通往了酒店的两栋塔楼。里梭尼对酒店外立面的构想是一系列铝质栅格,它们所形成的百叶窗造型不仅为客房提供遮阳和私密性,极富线条的圆形设计也使两座建筑从周围环境中脱颖而出。

如果说平庸的“呼应”是让视觉重量在相似物件之间反复转移,那么在里梭尼的妙手里,镛舍的呼应则大胆而跳跃。在这里,竹的意象没有止步于建筑外部。酒店入口仿照老上海的单元门楼,门口停放的自行车不仅是对老上海居住环境的时尚化处理,同时也是几家居舍之间元素的延伸。

走进酒店翼大堂,扑面而来的是由另一位意大利大师所制作的吊灯:这座由Fabiano Zanchi制作的吊灯高达六米,直径三米,使用超过三千片穆拉诺玻璃。而吊灯的背景,则是形状色泽皆似竹林的陶瓷墙面。

L形的大堂再往里,错层空间逐渐展开,绿色在刹那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竹子内部的淡黄色,和沉着冷静的黑。大堂空间陈列着来自全球的丰富艺术品,设计师用大量随性而居家的沙发,与茶几和桌灯一起,组成一片令人放松的家居空间,也回应着“我们的居舍,你的家”的理念。里梭尼将本地手工艺品的历史文化和其特有的风格特征,与当代元素相关联,并由西方文化加以碰撞,产生引人入胜的空间平衡。

如此具有冲击力的视觉与情绪的转换,让一条东西文化呼应的暗线得以展现:从探险家马可波罗的时代起,代表东方的陶瓷,和代表西方的穆拉诺玻璃就在两地间流通,人类文明的交流和碰撞所产生的奇妙火花和浪漫色彩,在今日镛舍的肌理中得以流传。

02|栖居在碰撞与融合之间

在酒店的内饰设计上,里梭尼从上海传统的工艺文化中汲取灵感,将他标志性的简约风格与经典的上海元素融合在一起。从西西里的度假小屋中取来遮阳纱窗,深色原木地板上铺上柔软的地毯,昏黄的吊灯搭配真皮沙发——安邸封面上那些你所喜欢的欧式室内设计,这里一应俱全。同时,充满东方韵味的屏风、床头柜和传统的中式家具,又把旧时的沪上风情演绎得淋漓尽致。

里梭尼数十年来对革新意大利现代家具的耕耘,让房间细节的亮点不一而足。床的靠背是少见的陶瓷质地,其上工笔细描片片竹叶,与公共空间里大量的瓷和竹元素再次呼应。床头柜上放置的无线充电板低调而实用,在实用度上与之比肩的,是镛舍引以为傲的“Mr Goodnight”——一条点缀流苏的青灰色拉绳从天花板垂落至床头,作为夜间“一键熄灯”的照明总控。

      
      1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