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族17 Pro评测来了 魅族17pro使用感受到底怎样?手机
相比 2016 年时一年十几场“演唱会”的热闹非凡,这两年市场份额大幅收窄的魅族重新拾起了“小而美”的标签,产品线归于精简,更注重对重点产品的打磨;但也因为伴随份额下降带来的体量收缩,魅族在供应链上的话语权和能量也大不如前,这可能也是为什么作为旗舰的魅族 17 系列到了 5 月 8 日——较上半年别家旗舰慢 1 到 2 个月才正式发布。
不过我们也听过一句俗语叫“好饭不怕晚”,究竟后发的魅族 17 Pro 有没有比别家抢市场节奏的产品体现出更多优势呢?笔者将通过这篇体验评测略谈一二。
# 本篇评测基于魅族 17 Pro 定白(12+256GB)版本
外观
过去两年是厂商们探索各种手机全面屏形态的时间段,什么刘海、水滴、升降各种方案都试了个遍,不过魅族在旗舰定位的 16th 和 16s/16s Pro 上一直坚持的是屏占比相对保守的上下对称设计,但对称设计的瓶颈在于前置摄像头总会占据一定的额头宽度,屏占比很难做极致,去年 16s 系列已经把这种方案的潜力压榨得差不多了,17 系列上是时候换个外观设计了。
黄章的选择是今年流行的挖孔屏,孔径压缩到了 2.99mm,将开孔对屏幕视觉的干扰降到了最低,几乎是化为了状态栏的一个图标;同时为了营造接近四边等宽的视觉效果,魅族放弃了 16s 那样左右窄边框的设计,使得 17 Pro 相比 16s Pro 在左右边框宽度上会稍大一点,其左右上三边基本等宽,而下巴还是略微宽一些,如果下巴封装再极致些是完全可以做到四边等宽的,只是这样就要付出更多成本了。
小孔径 + 接近四边等宽使得魅族 17 Pro 视觉屏占比和视觉平衡感做得相当突出,白色的边框又给美观度加分不少。美中不足的是这代魅族 17 系列放弃了悬浮点胶工艺,屏幕与边框之间有一层塑料包边,这在白色版本上看起来比较明显,视觉上稍有割裂感。
来到背部,全白的陶瓷后盖上使得机器给人的观感十分地简洁,搭配金属中框精致感在今年的旗舰机中绝对称得上数一数二。
不过这个“防爆盾”设计是魅族 17 系列的一大争议点,之前这种设计三星用得较多,比如 S10 系列和 Note 8/Note 9,魅族 17 系列此次的争议点在于相机模组的位置第一眼看起来过于靠上。不过笔者个人认为这可能也是受三星机型外观先入为主的影响,其实看久了还是不难接受的。
只是这个摄像头模组的位置确实会导致开启超广角镜头拍摄时画面容易被手指挡到,需要调整一下拍照手姿。
握持感方面,魅族 17 Pro 由于采用陶瓷材质,重量达到 219g,自 16th 以来魅族旗舰机的轻薄优势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上手后十足的分量感,比较在意重量的用户建议还是考虑 199g 的标准版魅族 17 或者其它更轻薄的机型。
屏幕
屏幕部分,魅族 17 Pro 全屏手动最高亮度 518 尼特,局部最高 660 尼特;强光下全屏激发(需打开高亮度模式)亮度 735 尼特,局部峰值亮度 1033 尼特。
系统内置自适应、标准、照片及鲜艳四种色彩模式可供调节,其中:
默认自适应模式,色温 7083K,覆盖 128.8% 的 sRGB 及 94.2% 的 P3 色域,sRGB 平均 deltaE 4.4,P3 平均 deltaE 3.2,平均灰阶偏离 2.7;
(自适应模式 sRGB 色彩偏离情况)
标准模式,色温 7057K,覆盖 94.2% sRGB 色域,sRGB 平均 deltaE 2.6;
照片模式,色温 7109K,覆盖 99.2% sRGB、86.3% P3 及 87.8% Adobe RGB 色域,sRGB 平均 deltaE 4.7,Adobe RGB 平均 deltaE 3.0;
鲜艳模式,色温 7070K,覆盖 105.3% P3 色域,P3 平均 deltaE 3.1
魅族 17 Pro 这块屏幕亮度表现在今年一众采用 1080P 三星 AMOLED 屏幕的国产旗舰中属正常水准,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其激发亮度必须在设置-实验室中打开高亮度模式才能触发;各个色彩模式下的色准表现较为一般,与三星、一加等配备顶级 OLED 屏幕的旗舰机相比仍有差距。
性能
魅族 17 Pro 的硬件配置属于今年旗舰机当中的主流水平,包括骁龙 865 芯片,LPDDR5 内存以及 UFS 3.1 闪存,性能基本无需担心,我们先来看一波跑分对比。
《崩坏 3》最高画质
《和平精英》90 帧模式 + 均衡画质
《和平精英》90 帧模式 + HDR 高清画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