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误区 | 你还在让孩子“延迟满足”吗?儿童
最近在与朋友聊天时,她向我抱怨,自己刚满2岁的儿子脾气太差。
问她具体表现时,她举例到:
比如他要喝水,如果不马上喝到就在地上打滚大哭,还一声比一声高,好像在向我示威,逼我就范。
但我又想到在育儿书上看到说要对孩子使用“延迟满足法”,因为这样训练出来的孩子,将来忍耐力强,更容易成功。
于是我狠下心就是不理他,任他哭喊,等他哭得差不 新闻发布网多了再去哄……
于是我问朋友,这样的方法,对于她的孩子,真的“管用”吗?
朋友表现的很纠结:别的孩子能听懂的话,我的孩子却好像总是听不懂,也不愿意听,延迟满足的办法在他身上好像越用越差……
其实,“延迟满足”这个 发布新闻平台网红概念现在被很多媒体经常提及,甚至被某些专家奉为育儿法宝、养育利器,这也是这个概念传播甚广的原因。 新闻发布平台
然而太多的人把跟风当时髦,尤其表现在育儿问题上,因为孩子太弱小,无法主动诉求,伪概念更是满天飞,它们像“育儿公理”一样流行起来,不知伤害了多少儿童。
这其中就有“延迟满足教育法”,这个概念与“哭声免疫法”如出一辙,都是对孩子的诉求不及时回应,是家长利用强势地位欺负孩子的一种做法,是家长不尊重孩子作为独立个体的表现。
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沃尔特米歇尔(Walter Mischel)在位于斯坦福大学的一所幼儿园内主持了著名的“延迟满足”实验。
有三十二名孩子参与了实验,最小的3岁半,最大的5岁8个月。
实验的过程是,让每个孩子单独待在一个只有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的小房间里,桌子上的托盘里放着这个孩子最爱吃的东西——棉花糖、软糖、曲奇或是饼干棒。
孩子们被告知,他们可以有两个选择:一是他们可以立即吃掉托盘里放的食物,但不能有另外一份的奖励了;二是假如能忍耐一定的时间(十五分钟)再吃,那么就可以得到双份的食物,追加的一份是对他忍耐和等待的奖励。
幼小的孩子们面对盘中美食表现各不相同:
有的孩子毫不犹豫、迫不及待地把食物吃下了,他们一刻也不能忍受诱惑,当然他们只能吃到一份。
另外一些孩子,他们很想得到双份食物,但盘中的食物太诱人了,单调的房子里又无事可做,于是这些小家伙有的捂住眼睛,有的背转身体,有的故意兜圈,有的还唱起了歌 媒体发布平台……总之,想尽一切办法抵抗诱惑。
结果,这其中的大多数孩子还是坚持不到五分钟就选择放弃,把食物吃掉了。较少的孩子坚持得稍微长一点,但并没能够坚持到十五分钟。最后,只有大约20%的孩子忍受了十五分钟的漫长煎熬,得到了第二份美食的奖励。
这次实验之后,先后有六百多名孩子参与了同样的实验。
十八年之后(1986年),研究者对当年参与实验的孩子们进行跟踪调查,发现当年“能够等待更长时间”的孩子,也就是说当年“忍耐力、克制力”强,最后得到双份食物的孩子,在青春期的表现更为出色。
1990 软文平台年第二次跟踪调查结果显示,“自我延迟满足”能力强的孩子,在美国高考(SAT)中的成绩更优秀。
到四十三年后的2011年发稿平台,当初参加实验的孩子们都已经步入中年,他们接受了大脑成像检查,结果发现早年“自我延迟满足”能力强的人,大脑前额叶相对更为发达和活跃,而这个区域负责最高级的思维活动,并且这些人在事业生活方面也确实比较成功。
于是根据这个实验,人们得出了一个结论:如果孩子在四五岁时发展出一定的“延迟满足”能力,那么他在长大以后取得成就的可能性就会更大,人生可能更精彩。
因为这样的结论,很多人兴奋不已,以为找到了成功教育孩子的“法宝”和“灵丹妙药”,以至于在解释和传播“延迟满足”实验的过程中断章取义,以讹传讹,使一个本来还有一点用处的实验被误解误用,误导了无数的家长。
事实上,米歇尔的实验只是证明了从小有智慧、有毅力的孩子将来的人生精彩的可能性更大——这几乎是一个人人皆知的生活常识,基本没有什么实践指导意义。
然而这样一个显而易见、非常简单的实验结论,经过某些人的“阐释和演变”,味道全变了。
父母主导下的“延迟满足”教育,经常会出现令人啼笑皆非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