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宝宝不会自己吃饭,没有自理能力的宝宝在儿童
原标题:为啥宝宝不会自己吃饭,没有自理能力的宝宝在幼儿园很吃亏
【导语】:有老奶奶提问,家里宝宝三岁半了不会自己吃饭,不会说话,自理能力各方面都很差。马上就要送幼儿园了,该怎么办?真放心不下,真想跟着宝宝去幼儿园,没有奶奶在身边,肯定吃不好。
家家都有“吃饭难”的娃儿,在家里对付娃不吃饭,就已经让人头疼了,送到幼儿园脱离家长的照顾,肯定会遇到各种困难,这也是很多家长的担心。
对付娃不吃饭的问题就是对症下药,找到了问题点才能针对问题出解决方法,养娃不仅斗智斗勇的过程!更需要家长考虑到方方面面。
为啥宝宝不好好吃饭1、刚添加辅食的宝宝还不太适应,从味觉到消化还有一个消化过程
2、宝宝正经八百地用餐具进食,还没有形成仪式感,只是当作一种简单重复无聊的游戏,尤其是没有饥饿感的时候。
3、2-3岁宝宝刚吃辅食,咀嚼能力不够,一些稍微硬一点的食物,嚼不烂,喝惯了奶粉等流食,吃东西偷懒。
4、宝宝的味觉比较敏感,而且对味道香甜的食物有着偏执的喜好,所以有时候挑食。
5、很多父母为了让宝宝多吃一口,总是讲条件,给奖励,甚至让宝宝边看动画片,边吃饭,养成了不良习惯。
宝宝不会自己吃饭,自理能力差,在幼儿园会遇到什么困难?假如幼儿园一个中班9个孩子,只有一个孩子不会吃饭,不会穿衣,经常尿裤子,那么老师或许可以特殊照顾一下。如果班里有2-3个孩子都这样,即使一个班里配备3个老师,也难免手忙脚乱,照应不过来。宝宝吃得不好,不应时,吃饭拖拖拉拉最后吃的都是凉透的,这些都有可能。
除了吃饭,孩子不能自理真的是个大问题,在同龄人中,处处落后,能力不足,一定会经历“自我意识怀疑阶段”,变得弱势,没有自信,且喜欢依赖,缺乏安全感。总之,生活不能自理的宝宝在幼儿园总是最吃亏的,对心理发育方面或许会有负面影响。
很多宝宝生活自理能力差,都是在家里骄纵、溺爱养成的习惯,脱离家庭环境,进入幼儿园的集体环境,一定会遇到竞争态势,老师不是妈妈,不可能用专爱的态度单独对待孩子,而是用“泛爱”去照顾所有宝宝,这对刚刚进入集体环境的宝宝肯定会有心理落差。家庭养成的溺爱习惯,被冷落、被孤立的情绪会让宝宝更早的产生逆反心理。
当然也有些宝宝能够迅速适应环境,学会这些自理技能。但也有很多宝宝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才能学会适应,但个人觉得,完成这种逆袭的经历可能并不愉快。
与其这样,不如在去幼儿园之前,就培养宝宝这些自理能力,给足安全感,给足高质量的陪伴,宝宝的各方面能力早早做好准备之后,再进入幼儿园,也是有利于教育和发展的顺利衔接。
现实中,很多宝宝上幼儿园都会经历一个不适应期,简称“入园综合征”,这说明,这部分孩子还没有做好离开家庭的准备,缺乏独自面对,处理问题的能力,他们面对压力的自我控制和应对能力很差,甚至变得不爱说话,焦虑不安,产生行为退缩等。
适应这个“入园综合征”并不简单,我所知道的案例中,有的孩子需要几个星期,甚至需要几个月。父母随时关注,接送,帮助排解心情,孩子一闹就哄不停,很多家长被折磨得心焦气躁,疲惫不堪。
与其这样,为何不早早地就做好准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