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如何做父母》:没有边界的共生绞杀儿童
原标题:《我们现在如何做父母》:没有边界的共生绞杀会扼杀孩子生命力
爱因斯坦说的:什么是教育,就是你在学校里学到的东西全部忘掉之后,剩下的那个。2021年4月14日,郑州市教育局在微博发布了《郑州实验外国语中学关于学生坠楼事件的通报》,并向外界公布了该校八年级学生胡某坠亡事件的调查结果。
通报内容(网站截图)
调查显示,2021年4月9日上午,郑州实验外国语中学胡某因将手机带到教室而被老师询问,并被通知家长来校配合处理此事。
之后,胡某离开办公室,被保安发现倒在教学楼前的血泊中。
这位年轻的花季少女,从被老师询问,到纵身一跃只用了40分钟,没有一丝丝的犹豫。
无独有偶,2020年3月3日,河北石家庄一名小学生因不好好上网课,被父母批评了几句,也选择了跳楼自杀。
近年来,关于学生自杀的报道,也是屡见不鲜:
这些年轻的生命,还未来得及绽放就消失,我们在痛心疾首的同时,也要反思问题到底出在了哪里?
我们知道,在当今社会,许多父母沉醉于“鸡娃”而无法自拔,他们一门心思地想着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眼里紧紧地盯着孩子在学校的表现。
他们给孩子报各种语文、数学、美术、智力开发、钢琴等等培训班,不停地规划着孩子为数不多的课余时间。
不仅如此,他们还不停地在孩子耳边灌输着这样的思想:只有成绩好才是乖孩子,才是父母喜欢的孩子。
这些父母,将学习成绩作为孩子优秀与否的首要判断标准,这种带着过分功利的家庭教育,最大的危害便是教育出生命价值极低的孩子。
他们缺失自我的生命价值理解,这些孩子其中可能有着满肚子的知识,心中却很“空洞”。他们学习知识的能力很强,考试成绩很好却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学习。
这也是文章开头提到的郑州实验外国语中学胡某就因为带了手机被请家长,就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轻生的重要原因。
在她的心里,她认为父母看待成绩(或者学校表现),比她的生命更重要。
而另一些孩子他们厌学、叛逆、网络成瘾、焦虑、强迫,甚至抑郁,成了问题少年,他们和父母关系出现了严重的破裂。
最终,这些孩子被家长送到了精神病院、网瘾学校,让他们接受电击的治(惩)疗(罚)——这难道就是教育吗?
不,这是在推卸责任。
本身,父母就是导致一切问题的根源。可是很多时候,父母看不到自己的根源,却只看到他躲到网吧去打游戏,为什么要躲到网吧打游戏,是因为教育的失败。
在儿童教育学者蔡朝阳老师的《我们如何做父母》一书中曾经说过:
一个没有快乐童年、没有健康、没有自我的人生,终将是暗淡无光的,哪怕长大后他有学历、有房、有车。
01
没有边界的共生绞杀,会扼杀掉孩子的生命力
在心理学者李雪的微博里,我曾看见这样一个小故事:
小学时候,妈妈的同事说某个小学生要考英语四六级,我妈回家立刻逼问我:你能考四六级吗?
我说我真的不知道,妈妈就很疯狂地逼着我,站在我身后,让我查百度。
很明显,这是一位焦虑的妈妈。而现实中的很多父母可能都会跟她一样,看见别人的孩子报了辅导班,恨不得现在就给孩子补上。
就在前段时间,邓超在宣传新电影的时候讲到,无论如何,都不会让孩子上补习班,并且扬言“输在起跑线了就输在起跑线上了”。
听到这条消息的时候,许多爸妈开启了吐槽模式。有人说,邓超的孩子已经赢在起跑线上了,也有人说不屑说:切,这是因为他的孩子还没上小学。
看见了吗?焦虑的父母,不在少数。
这些父母,跟逼着孩子考四六级的这位妈妈一样,他们有着超过常人的强大幻想,无比渴望着强大,自己不通过努力去实现,却逼孩子去实现。
比如,自己本来可以去考个同声传译,也能超过绝大多数同龄人,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
但她并不想通过努力来提升自己,却逼着孩子去考四六级,提升英语能力。
这就好比自己想拉屎,却让孩子蹲坑。
很显然,这是一种没有边界的共生绞杀,不但不能发展自己,却极强地扼杀掉了孩子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