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院的一课:尽量不做丁克,有个孩子也挺好儿童
原标题:养老院的一课:尽量不做丁克,有个孩子也挺好的
一个孩子可以给一个家庭带来太多太多的改变。
在以前养孩子是为了赡养老人。
人总是会老的,老了以后该由谁来照顾自己呢?
当然是自己的孩子。
很多人在年轻时候都会选择养育一个孩子或者两个孩子。
“养儿防老”在历经几千年的思想变化中一直保留至今,成为了上一辈人一直持有的一种育儿理念。
可是到了我们这一年轻这一代,养儿防老在大多数年轻人的思想观念中就没那么重要。
由于社会压力大,大多数人在年轻时会选择维持自己的事业奔波和奋斗,所以在生孩子上会选择暂时搁浅。
但等到了生育年纪的时候,因为工作压力还是很大,所以不得不暂时放弃生孩子。
等到以后有条件了,经济压力缓解的时候,身体已经不允许自己生孩子了。
所以现在晚婚晚育和丁克族,已经渐渐成为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
大多数年轻人遇到这种情况已经见怪不怪。
所以一个孩子在我们大多数年轻人的眼中再也不是传宗接代和养老的工具,而是变成了一个单独的个体。
我们不再把孩子当作是我们在年老以后赡养的被寄托对象。
其实并不一定只有孩子可以赡养自己。
现在很多人都会选择在年轻时不断的奋斗自己,攒钱在老了以后选一个好一点的养老机构,自己搬进去住就可以了。
但是养老院真的只是这么简单的一回事吗?
在养老院走了一遭以后,养老院给我上了一课——千万别做丁克!
一定要有孩子,养儿防老是有道理的。
如今养老院的现状,其实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好。
我在大学毕业以后,曾经在一个公益团队的组织下,前往养老院进行公益活动。
那就是去给养老院的老人做义工。
当时进到养老院的第一印象是觉得养老院里面的设施环境都还是不错的。
就是一个普通人进去,可能会觉得在这里的环境是不错的。
但是在做义工的那段时间里,我看清了养老院里面的潜规则,其实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好。
在一个只有老人和义工的环境里,也有吵架,也有孤立,还有偏心,还存在有照顾不周等等情况的出现。
当时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一个104岁的老太太,我当时对她只是善意地笑了笑,好心问他是不是需要吃一点水果。
但是当时老太太看着我的笑容就开始恼怒,觉得是我在嘲笑他。
然后老太太就开始用手边的拐杖,抡起来,做出了想打我的姿势,还好我跑得快。
后来在其他人的嘴里,我知道了事情的真相。
原来这个老太太已经在养老院女生活了30多年,因为无儿无女,在生活中,在性格上有一点缺陷。
如果别人对他善意的微笑的话,他也可能会认为是在嘲笑他没有儿女,才孤苦伶仃的搬进养老院养老。
或者是嘲笑他没有人去探望他,孤苦伶仃的。
老太太虽然年纪大,但是还是很有傲气的。
其他老人离得非常远在别人的闲言碎语的了解下,老人越来越爱发脾气,然后精神方面也出现了很严重的问题。
过了很久,也没人会想到带老太太去精神科看看病,更没有人会想到给老人一些关怀。
当时养老院里的一个护工对我说,养老院里这么多老人,我怎么可能一个一个的管得过来,只要工作完成就可以了,其他的就随风而去吧。
事实确实是这样,我们每个人都没有资格,去要求一个义工去承担一个子女应该完成的事情。
其实像这种例子在很多养老院里都是存在的。
很多能走动和健康的老人可以聚集在一起聊聊天,大家一起散散步。
但是很多老人因为年纪大了,脾气上也会有一点易怒易燥。
在生活中,他们也可能会存在有拉帮结派,去孤立别人的情况。
在这场义工行中,那些身体抱恙,常年卧床的老人,我其实根本没有机会见到他们。
他们都被安排在最后面的房子里面,是否能得到妥善的照顾和安排我们并不知道。
养老院外表非常祥和和宁静,但是老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问题,我们并不知道。
教育孩子最好还是采用正面的方法来管教,推荐一些没有教育经验和教育方法的家长看一看这一本《哈佛家训》。
科学地管教育儿书籍是一种不惩戒、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
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氛围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样才能使他们学会受益终生的社会技能和人生技能,才能使得他们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