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率持续走低,厦门教授建议不生娃就下调养儿童
原标题:出生率持续走低,厦门教授建议不生娃就下调养老金,你怎么看
文|媛妈育儿日记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
小时候,家是避风的港湾,是生命承载的底气与源泉,长大后,家慢慢变成了水中的灯塔,依然给迷茫的你指引着方向,但却很难再激起生命的盎然。
是的,我们渴望新鲜的血液,渴望新生命的到来,也渴望以自己为中心的家庭的温暖,但这种渴望却被现实鞭打,鲜血淋淋。
中国人口出生率在断崖式下跌之后,仍在持续走低。有专家预测,未来5年,中国可能出现人口负增长。
换句话说就是产房里啼哭的小生命数量会大打折扣,一些家庭像小说停更一样,人丁趋于平稳,不愿、甚至不再出现反转。
对此国家也着急,一直在推出策略措施,比如前段时间的攀枝花补贴政策。
但也有人瞎急,出的主意乏善可陈,既不治标也不治本,只换来一片吐槽声。
厦门教授建议不生娃就下调养老金,槽点满满厦门教授赵燕青,前段时间提议把生孩子与否和保障房、养老金、社保直接挂钩,不愿生孩子的人要受到相应的惩罚——比如下调养老金,降低社保基数。
观点一出立即引来网友纷纷热议,“贬”明显大过“褒”,对此你怎么看?
调查统计,有超过70%的人是不赞成罚的,而同样有大于70%的人认为应该对生孩子的人给予奖励。
为什么呢?其实很简单,社保一方面就直接涉及到经济条件和住房,人们不肯生乃至不敢生孩子,就在于“穷”,对贫富差距的落差习以为常、甚至选择随波逐流。
在这种情况下降低社保基数,不仅没用,可能还是反作用。
下调养老金也是一样的,现在的年轻人结不结婚、生不生娃,与养老金关系不大,究其根本是整个生娃、教育的成本太高。
原本就兴致不高,谈及惩罚更让人难以接受;奖励会才是锦上添花,生娃政策仍然要往这方面使劲儿。
就像幼儿园里老师批评一个被误解的孩子,会使他心生委屈,而如果给他一定的肯定就会乐开花。
生娃、养娃背后的压力才是重头戏究其根本,房子和教育都是大工程,阻断了年轻人奋斗打拼的激情,同时也阻断了他们生儿育女的梦想。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于是很多人认为:与其辛苦过一生,不如一人悠哉看斜阳。
现代娃娃的教育,除了对孩子的期盼之外,不如说是家长之间的较量。
不知从何时起,给孩子好的教育也意味着给孩子铺路,谁的道路含金量多,谁家的小孩越优秀,越容易成才,教育资源、教育成本变成了家长相互比拼的砝码。
因此,除了教育行业的变革之外,家长自身也要平常心一些。
要充分地思考得与失,我的孩子究竟擅长什么?他会路途光明还是前路迷茫,未来他会充满感激还是平凡一生!
没有一个家长不去替孩子着想、规划的,但俗话说利益头上一把刀,大家都争先恐后追赶,掉队的难免会心有不甘。
就像有人说房子、教育是人们结婚生子的阻碍,是一片“避孕药”,本质上还是压力和焦虑闹的。
未来是阳光雨露不过,针对社会上这些明晃晃的现象,同时也为了提起大家的生娃热情,目前已经出台了相应的政策。
如降低教育额外成本支出,整治校外学科类培训机构,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和校外培训负担。
为使教育公平均衡,还在一些地区实行了教师“轮流执教”制度,让师资更合理利用、分配。
双减之后,更有“取消学区房”的新政。
这一切的一切,都表明了坚定的决心,这是在为“人口”这个指标努力铺路。这些努力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会出现成效,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