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女12天没见了一碰面抱紧不撒手儿童
原标题:母女12天没见了一碰面抱紧不撒手
当起“临时父母”照顾5岁小病患
“阿姨,我不喜欢吃饭……”住在2号楼2病区的5岁小朋友对着送餐的“大白”奶声奶气地说。“那你喜欢吃什么呀?”“我喜欢……”
面对这个因被确诊新冠肺炎而入院治疗的小朋友,所有医护人员都对他格外关注。由于孩子太小,儿科医生颜才进还特意交代护士,得多注意小朋友的吃饭饮食情况。
入住第一天,护士发现小朋友眼睛有点肿,闭合不好,眼科王悦医生进入病房查看,开了眼药水,每天由护士专门滴药水密切关注。小朋友没有好好吃饭,颜才进医生就向孩子的妈妈询问孩子的喜好,许丽丽护士长又为孩子准备一箱牛奶。进入病区查房的郑玲医生发现,孩子整日抱着手机,就把手机暂时收起来,拿出纸笔陪孩子画画,交代护士带孩子做些运动。为了让小朋友住院时更加舒适,这些“大白”当起了“临时父母”——给小朋友喂饭,帮小朋友洗澡。
“今天,那个5岁的孩子怎么样了?”这是2病区医护人员最常问的一句话。而性子越发活泼开朗的孩子,也感染了所有的医护人员,给他们带来了不少的快乐。
高危区鏖战9天圆了“战疫梦”
“940名左右密接和次密接者需要我们上门采样,能去的报名。”9月23日晚上10时,在陆军第73集团军医院支援同安微信群里,年仅24岁的护士陈霞看到征集令后,第一个回应“我去”。
此时的她,已经和队友们在同安新民镇昼夜鏖战7天了。有一次,夜间执行65人上门采样任务结束后,陈霞出现大脑缺氧,手脚一直抖个不停,把队友们都吓坏了,可她自己清醒后却坚强地说:“没事,这不算什么,我不怕吃苦,也没觉得辛苦。”
她之所以如此坚强,跟她的家庭有关。陈霞是独生女,父亲3年前突发脑干梗死,母亲在她读高二的时候没了工作,她勤工俭学,兼职工作了7年。她一直不愿接受采访,做了好几次工作才同意聊聊。说到抗疫一线,她坦言,会紧张也会害怕。穿着密不透气的防护服,再戴上2层口罩、4层手套,爬上七八层楼,挨家挨户敲门,连续4个小时工作下来,又闷又渴,看着喷晒消毒的酒精都恨不得揭开口罩使劲喝几口。
陈霞说,她此次上一线,其实是来圆“战疫梦”的,去年年初疫情暴发,她多次请战支援武汉,最终没去成,今年这个遗憾总算补上了。
“贾宝玉”“林黛玉”给ICU送欢乐
厦门市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杏林医院)的ICU病区相对封闭,护士们也比较忙碌。不过,她们也在忙中取乐,给自己鼓劲。
平时就喜欢画画的厦门市中医院护士梁金凤,她就利用休息时间,在同班组护理人员的防护服上,创作了红楼梦人物卡通图案,“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薛宝钗”等在她的妙笔之下,栩栩如生跃然纸上,给沉闷的ICU病区带来了活跃气氛。有时候,护士之间还会互相打趣道:“熙凤姐,你忙啥呢?”但其实,防护服下却是一位男护士。
“妈妈,你晚上还要回厦门吗?中午能回家吃饭吗?我好久没跟你一起吃饭,一起睡觉了!”这是9月25日上午发生在同安区莲花镇莲美中学核酸采样现场的感人一幕。
因为疫情来势汹汹,为了可以心无旁骛地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门诊护士叶森杨舍小家、顾大家,将女儿托付给家在同安区莲花镇美铺村的妹妹照顾,女儿已经整整12天没有见到妈妈了!
9月25日,叶森杨奔赴莲花镇支援核酸采样,身在该处的女儿才得以见到妈妈一面,一见面就紧紧抱着妈妈不放。前几天,母女俩视频的时候,女儿也泪眼婆娑,表达对妈妈的思念。“看到孩子挺开心的,但是我得继续工作,只能叫她先回去。看女儿难受,我也想哭,她抱着我不撒手。”叶森杨说:“希望疫情早日结束,作为医护人员我们也可以尽快跟亲人团聚。”
8对“夫妻档”疫线并肩作战
医院派出120名医护人员开展核酸采样,其中有8对是并肩作战的“夫妻档”。他们说,最浪漫的相聚是趁周末时,共同上抗疫一线并肩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