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岁孩子的语言发育迟缓,妈妈用了3个方法,让孩儿童
原标题:2岁孩子的语言发育迟缓,妈妈用了3个方法,让孩子语言爆发式增长
儿子乐乐快2岁多了,但还是不怎么肯开口说话,平时想要东西时,总是喜欢用小手指一指,然后发出“嗯嗯”的声音,示意大人去帮他拿。
除非他特别想要某样东西,大人又实在没弄懂他的意思,他着急了嘴里才会“蹦出”一两个字,比如“水”、“饭”、“妈妈”等等。
乐乐是奶奶在带,孩子这样的状态,在老人家看来,挺正常的,毕竟她坚信“贵人语迟”,再说她自己就性格偏安静,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
刚开始,我还总是自我安慰,认为乐乐的语言应该就像奶奶说的那样,晚点应该就好了。
没想到,我带孩子出去玩时,却受到暴击,同样是2岁的孩子,别人已经会流利说出整句句子,甚至还能跟着念一些简单的儿歌了。有对比,就有伤害。我这才意识到,也许儿子在说话方面真的可能有点了。
如果你也和我一样,曾经错误认为孩子说话晚点没问题,慢慢等待孩子总有一天会语言大爆发,那就需要注意了。毕竟,没有足够的语言输入,怎么可能会有语言大爆发?
去做儿科保健时,我跟医生说了乐乐说话晚的问题,儿保医生跟乐乐互动后,告诉我,虽然孩子说话有早有晚,但乐乐这样的情况,确实需要注意一下了,毕竟他已经2岁多了,按理应该会能够正常使用句子交流,正常表达自己的需求了。
排除原因,宝宝说话晚,主要与大人与他的交流互动比较少有关。在0-3岁的语言敏感期,家长应该尽力给孩子更多的语言刺激,多跟孩子对话与互动,让孩子的语言大爆发。
鉴于孩子这样的情况,在儿保医生的建议和指导下,我自己查阅和研究了大量资料,自己总结出了一套训练方法,一直坚持了四个月,终于让孩子的语言得到了爆发式增长。乐乐的语言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终于能说完整的句子,能独立、完整、有逻辑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了,也能正常和别人交流了。
关于如何激发孩子的语言能力,分享三个方法:
1、不过分满足需求,让孩子早点弃用“手势语”
在孩子学会说话之前,孩子与家长就开始有手势的沟通,在一岁半之前,“手势语”是孩子与家长之间常用的沟通方式。
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孩子还是继续使用“手势语”,不愿意开口说话,与家长对他的需求有求必应有关。
就像当初乐乐就是这样,他就是用小手指一指水杯,奶奶就知道他要喝水,他小嘴一努朝饭桌“嗯一嗯”,奶奶就赶紧把饭给他备上,需求就这样轻而易举满足了,他根本不需要说出来,也没有机会说出来。
所以,想让宝宝多开口说话,家长不妨“慢一点”满足他的需求,鼓励他说出来后,再满足他,比如宝宝要吃饭、吃零食,都可以引导他开口说出来,再拿给他。
这样,孩子才可能早点放弃单纯依赖“手势语”跟家长沟通的方式,久而久之,他就会养成开口说话的习惯了。
2、引导宝宝学说话,从多跟他“对话”开始
孩子语言的发展,遵循“对话语”到“独白语”的过程。“独白语”,是指孩子能够独自较为清楚向别人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而“对话语”,顾名思义,就是指孩子跟大人对话。
想让孩子的语言,快点从“对话语”过渡到“独白语”,需要家长多和孩子互动对话。跟孩子的对话,主要是指家长需要多开口说话,再引导孩子回应和互动,无论什么场景都可以进行。
那么,怎么跟孩子对话呢?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你问我答”,就是很好的方式。
比如在厨做饭时,不要默默干活,可以问孩子,“你知道这道菜怎么做吗”。
在去超市买菜时,妈妈可以问,“这是什么水果呀”“这是什么蔬菜呀”,然后让宝宝回答。
在给孩子时,可以问他,“耳朵在哪里“、”胳膊在哪里“……
对话次数多了,孩子自然而然,就慢慢可以独立表达了。
3、引导宝宝学说话,可以从名词开始,慢慢扩展到其他词类和句子
孩子学说话时,对词类的掌握也是遵循一定的顺序的,往往先学会实词,再学会虚词。而在实词中,会先学会名词,其次是动词,再到形容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