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尽心的父母儿童
借古观今,用历史事件和教训来指导今天的生活和选择!大家好,我是借古观今。
有孩不愁长,但是想教育好一个孩子,却要付出很多心血,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历史上著名的育儿父母们。
(一)
她出身东汉江东名门,是当地兰心蕙质的才女,但在芬芳年华,却招来一个无赖子弟上门求婚,亲人们惶恐不敢拒绝,她却轻松宽慰:嫁就嫁吧,免得给家族招祸,真对我不好也认命了。
幸运的是,丈夫待她极好,后更成一方豪强。外人都羡慕她嫁的好,亲近姐妹却知到她满脑子的烦恼:大儿子好勇斗狠脾气暴,常年惹祸不断。小儿子好静爱读书,性格却偏柔弱,遇事更爱哭。
于是在两个儿子面前,她的形象截然不同,大儿子面前的她,性情稳重有耐心,总能劝得儿子收住心性。小儿子面前的她却严厉无比,常有说得儿子振作,所谓“没有一定之规”。
东汉末年,他的大儿子继承父业,却犯浑要杀掉亲近官员时,她倚在井边苦劝,终劝得儿子悬崖勒马。而在大儿子英年早逝,小儿子临危受命接管江山时,她更掷地有声鼓励,说得小儿子擦干眼泪,成为奠定三国时代的一代英主。
她的名字已不可考,却以“国太”称呼写入小说戏曲。她是三国东吴的奠基者--孙策与孙权的母亲,更有一个东吴帝国隆重的追认:武烈皇后!
(二)
父亲告诫儿子,要成才就要好好学习;要学有所成,就必须有远大志向,不能懒惰怠慢,不能贪图安逸。否则,年龄随着光阴迅速过去,意志随着时间逐渐消磨,到头来就会像黄叶枯落一样没有用处,悲伤地守着穷家混日子,后悔也来不及了。
父亲还告诉儿子,喝酒的目的是合乎礼节,交流感情,使身体舒畅,回复本来的性情。要注意节制,不要喝得酩酊大醉,不要达到神智不清的地步。
父亲既注意教育儿子树立志向,刻苦学习,发奋成才,又注意从生活小事上严格要求。一些青少年容易放纵自己,酗酒贪杯,甚至因此闹事或造成种种不幸。
父亲贵为丞相,位极人臣、权倾朝野,却不愿去封妻荫子,反而“自讨苦吃”,将儿子派往深山峡谷中艰苦劳作。父亲强调“勤以修身,俭以养德”,决不利用自己身居高位来增殖私产,好让子女坐享其成。父亲的不贫不奢、家风淡泊在历史上都有记载。
这位父亲就是专门写了《诫子书》和《又诫子书》的诸葛亮,最终,他的良苦用心得到了回报,他的的儿子诸葛瞻和孙子诸葛尚战死绵竹,以死报国,没有辜负诸葛亮的教诲。
诸葛瞻的另一个儿子诸葛京随才署吏,先为县令,晋尚书仆射山涛说他“治自复有称”,认为应该提升。随后靠自己的能力,官至江州刺史。他们都没有辱没诸葛一门的家风。
(三)
有一次,苏迈和他的爸爸到湖口,实地考察石钟山命名缘由。当晚,父子俩乘着小舟来到山的绝壁下,发现这里的山脚下遍布石窍,大小、形状、深浅各不相同。它们不停地受到波涛撞击,所以才发出各种不同的音响,父子俩此刻终于恍然大悟:这才是“石钟”名称的由来啊!
父亲通过父子俩共同探石钟山这件事,谆谆告诫儿子苏迈:“石钟”名称由来,此事本不难明白,只须实地考察就行了,由于一般人不肯去下这功夫,宁愿到书本里去寻找答案,而浅薄的人又往往附会一些莫名其妙的东西来解释,最终以讹传讹,使本不难明白的事千百年来不得明白。
为了让儿子更加深刻地理解“求实”的重要性,他的父亲提笔撰文。于是,苏迈乃至后人就读到了出自他父亲--苏轼笔下的名篇《石钟山记》。
(四)
李氏,是一个外人眼里,非常幸福的清朝女人,出身书香门第,嫁给一位名门进士,夫妻恩恩爱爱,更育有六男二女。
但是其中的二儿子,是个极叫人不省心的娃,调皮也就罢了,胆子还大,祸越闯越多,终于有一天,干出件十分出格的事:偷了别人家两只鸭子,然后炖了后美餐一顿,事后才发现祸闯大了,成天担惊受怕,更还有损友凑热闹,劝他自杀谢罪算了。
还好精神严重紧张的儿子,总算没鼓起自杀的勇气,反而找到她坦白,问她我该自杀吗?她听后既没有姑息,更没有责打儿子。而是一声不吭的拉上儿子,下地干活去!
她用行动告诉儿子,犯了错不可怕,重要的是能不能补救回来。她就这样一直带着儿子干活,等到收成的时候,用儿子干活挣到的钱,买来两只鸭子外加七个鸭蛋,找到别人赔礼道歉。
儿子多年后深情的回忆到,那一刻真好像有千斤重的石块,突然从心头卸了下来,感觉说不出的舒服。这段童年回忆,也成了儿子一生的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