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的神秘B方案与智能制造铁三角通信
“一方面,我们可以利用海外及国内已恢复产能的基地,去满足海外需求,另外,海外的旺盛需求也能够快速帮助联想中国工厂恢复产能。由于拥有较强的海外需求,所以一旦工厂工人、原材料全部到位,联想产能便能够全力爬坡。”
科技“战疫”:平台经济的力量之十三
制造业是复工复产的先行军,在500强企业平均开工率75.24%的情况下,联想深圳工厂将在3月第二周恢复100%产能。“我们也很有信心,可能到3月中或月末,我们所有的工厂都能够恢复生产,甚至能够达到百分之百的产能。”联想CEO杨元庆说。得益于全球产业链的布局和智能化“内功”的修炼,联想在本次疫情中充分展现了“中国复工速度”。在复工速度和安全生产的背后,折射出中国制造业未来转型升级的动力和方向。
在联想深圳工厂内的一条条产线上,穿着灰色工服、戴着口罩和鸭舌帽的工人们,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手头的工作。
自2月5日试复工开始,这家工厂至今已运转了接近一个月的时间。
“我们是从2月5日开始试复工,到2月10日正式复工时,员工人数已经达到1000人。”联想深圳工厂负责人刘初春表示,到2月底,工厂员工规模已经达到了3000人。作为率先开工的头部企业之一,联想深圳工厂用行动演绎了“中国复工速度”。
“除了武汉和成都工厂,联想其他工厂都已经开工了。”2月19日,在接受包括21世纪经济报道等媒体采访时,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表示,“尽管现在还未满产,但我们还是比较乐观的。”
联想的复工率仍在持续攀升。受访当日,杨元庆透露的各地工厂员工返岗率约50%,到2月28日,据联想深圳工厂负责人介绍,其工厂在岗人员已达到3000多人,接近正常时期的4000人产能。目前该厂产能已恢复70%,预计3月第二周恢复100%产能。
除了深圳工厂之外,值得一提的还有联想合肥联宝工厂。作为联想集团全球最大的个人电脑研发制造基地,这家工厂2月底恢复70%的产能。
“深圳和合肥两个工厂,是我们笔记本电脑和PC、服务器、数据中心产品的生产主力,他们的恢复生产至关重要,可以减少对联想业务的影响,”杨元庆表示,“我们也很有信心,可能到3月中或3月末,我们所有的工厂都能够恢复生产,甚至能够达到百分之百的产能。”
B方案
不过,不是所有的工厂都能做到联想的水平。根据中国企业联合会近日调查显示,中国制造业500强企业中,已复工复产企业的员工到岗率平均66.17%,成员企业开工率平均75.24%,产能利用率平均58.98%。具体而言,影响工厂复工的因素既包括员工到岗的数量,也与工厂本身技术与智能化的程度相关。
“疫情爆发以来,联想立即启动应急响应,第一时间成立疫情防控小组,严格、高效地采取全方位防控措施。”杨元庆解释道,疫情期间联想集团的重中之重是做好三件事:保障全体联想员工的健康与安全,尽可能为抗疫一线提供帮助,以及确保联想在中国各制造基地生产连续稳定,“因为安全保障到位,行动迅速,我们在中国的绝大部分园区和生产基地,都已在行业内率先实现复工复产,并逐步提升产能。”
“综合来看,疫情对生产和供应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杨元庆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一是工厂的恢复生产重新开张,二是要有足够的工人回来工作。即便前两个条件都具备了,但如果没有足够的零部件供应,也无法饱和生产。”
对于联想而言,经验在于“早做打算、充分准备”八个字。“我们从疫情之初,也就是春节之前便看到了相关问题,所以一直积极为恢复生产做着准备。”杨元庆表示。
例如,在零部件供应方面,联想早在节前就意识到疫情可能对供应产生影响,因此全力将各种零部件尽快入库,甚至小到产品包装也不例外。虽然春节期间联想没有开工,但已准备好了应对几周的供应需求,所以供应吃紧对其影响相对较小。
同时,联想还有一个独特优势,即广泛的全球供应链布局。
联想在武汉当地拥有一个全球最大的自有工厂,主要生产智能手机产品。由于湖北省要求省内企业复工时间不得早于3月10日24时,该工厂暂无法开工。
但联想还有B方案。“我们在巴西和印度也都有智能手机生产工厂,他们最近也在加班加点,使得我们的供应能够满足拉丁美洲和北美这两大智能手机主要市场的需求,”杨元庆解释称,“另外在PC、数据中心、服务器业务方面,我们也在充分利用联想在墨西哥、美国、印度和日本工厂,来帮助满足现在中国市场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