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降级”引不满 车企“减配门”缘何频发?通信
3·15前夕,刚刚实现国产化的特斯拉在中国市场陷入信任危机。
近日,有特斯拉车主反映,其所购买的国产特斯拉Model3遭到减配,宣传资料以及电动车环保信息随车清单上明确标注的整车控制器型号与实际不符,由标配HW3.0降为了HW2.5。
随后,“减配”事件迅速发酵,不少国产特斯拉Model3车主纷纷表示,也遇到了同样的“减配”问题。一时间,特斯拉深陷“减配门”。
3月3日,特斯拉官方微博发布《关于中国制造Model3环评清单问题的说明》(下称《说明》),指出上述问题是因为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于2月10日复工复产后期间供应链状况导致,随着产能以及供应链恢复,特斯拉将陆续为这部分车主免费更换HW3.0。
然而,“减配”风波并没有随着《说明》的发布而偃旗息鼓。目前,除了此次牵涉其中的国产特斯拉车主外,更多安装HW2.5的进口特斯拉车主也加入了“战场”。
3月10日,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约谈了特斯拉,责令特斯拉按照《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办法》立即整改,确保生产一致性和产品质量安全。
事实上,包括大众帕萨特在内的众多外资品牌车型进入国内就“减配”一事一直遭到中国汽车消费者非议。如今,特斯拉陷入“减配门”再度挑起消费者敏感的神经。一时之间,消费者纷纷提出质疑,汽车身系消费者安全问题,“减配”现象何时才能休?
芯片“降级”引不满
“特斯拉在各种公开渠道宣传国产Model3标配HW3.0,我本来就是冲着HW3.0买的,结果提车后却发现配备的是HW2.5。特斯拉可能以为车主不会发现,但还是被我发现了。”来自苏州的沈先生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
据了解,沈先生于春节前在特斯拉订购了一辆国产Model3,并在2月27日提车,但在提车的第二天便发现了不对,因为新车并没有识别“雪糕筒”(交通隔离桩桶)的能力,于是便怀疑新车安装的并不是HW3.0,而是HW2.5。
2月28日,沈先生就此事询问了特斯拉销售人员,但销售人员才隔天回复他称“官方并没有保证一定是HW3.0”。2月29日,沈先生拆开车机芯片发现,车机上的编码跟电动车环保信息随车清单上面的编码不一致,车机上的编码显示为1483112(代表HW2.5),而电动车环保信息随车清单上面的编码为1462554(代表HW3.0)。
感觉被骗了的沈先生便将此事发布在社交媒体上,之后又有不少车主表示发现了同样的情况。其中,来自上海的王先生只比沈先生晚一天(2月28日)提车,同样在提车的48小时内便发现自己的国产Model3安装的也是HW2.5。
据记者了解,此次引起“减配”风波的HW3.0全称为Hardware3.0,是特斯拉于2019年4月正式发布的搭载了自研FSD(完全自动驾驶)芯片的自动驾驶硬件3.0。
据一位特斯拉销售人员称,HW3.0是特斯拉实现FSD功能的关键硬件,而具备FSD功能的特斯拉都能免费将硬件升级为HW3.0。FSD是指特斯拉推出的完全自动驾驶能力功能,主要包括自动泊车、自动辅助变道、自动辅助导航驾驶、智能召唤、即将推出识别交通信号灯和停车标志并作出反应、在城市街道中自动辅助驾驶等功能,选装该功能需要车主另外加费5.6万元。
相比而言,HW2.5(Hardware2.5)使用的计算平台是由英伟达定制的DrivePX2计算平台。
据特斯拉宣传资料,HW3.0硬件算力性能是平台的21倍,且相较于HW2.5每秒只能处理110帧图像,HW3.0每秒可处理高达2300帧的图像。同时,由于自产自销的缘故,3.0版本的成本要比2.5版本低约20%。
基于HW3.0在HW2.5基础上进行了较大改进,不少特斯拉车主认为自己的新车遭到了“减配”。
不过,特斯拉在《说明》中指出,在没有选装FSD功能的情况下,HW2.5和HW3.0的驾乘体验和使用安全上基本不存在区别。
这一说法显然激怒了一部分车主。一位车主向记者表示,“这和特斯拉当初宣传HW3.0的说法大相径庭,那时,他们极力宣传HW3.0在HW2.5基础上的改进有多大。”
在沈先生看来,即使不选装FSD,也并不意味着HW2.5和HW3.0没有区别,首先最明显的就是有无“雪糕筒”的识别功能,此外,行车记录仪的画质清晰度、芯片运算能力以及车辆反应速度等方面均有差异,且长期看来,特斯拉也不能保证未来不影响驾乘体验和使用安全。
擅自“减配”或涉欺诈
据记者了解,对于特斯拉官方给出的《说明》,车主方面的态度分为两派。一部分车主认为既然是疫情期间的供应链问题,属于不可抗力,对于免费更换可以理解。但另一部分车主则认为,特斯拉在没有告知车主的情况下“偷梁换柱”,属于“消费者欺诈”行为,且重新更换HW3.0,车主需要承担损失。沈先生表示,“首先我要去服务中心进行更换,其次刚买的新车就拆了,一个是原装的,一个好比是后装的,肯定有区别,包括二手车的价值等,这也是损失。”
基于对特斯拉解决方案的不满,不少车主提出要特斯拉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退一赔三”,原因是特斯拉在提供商品时存在欺诈行为。
那么,特斯拉此举是否涉嫌欺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