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要做“没有家族的家族企业”通信

/ / 2015-10-25
尽管柳传志早已淡出联想集团的经营管理,但在多数人眼里,这位75岁老人还是与集团的命运紧紧相连。联想35年,人...

尽管柳传志早已淡出联想集团的经营管理,但在多数人眼里,这位75岁老人还是与集团的命运紧紧相连。

联想35年,人才鼎盛。柳传志门徒众多,郭为、朱立南、陈国栋、陈绍鹏等人均可独当一面。

这些人中,杨元庆无疑被报以最大期望——柳传志把承载联想命脉的集团,托付给了他。

有人评价道,联想集团是柳传志的半条命,他一生的功名都与集团的成就息息相关。

关系“亦师亦父”

1989年,杨元庆从中科院自动化所硕士毕业,成为联想招聘的第一届大学生员工。

年轻的杨元庆深知,这家不大的公司“与众不同”。在那个年代,多数企业循规蹈矩讲究颇多,而这里却充满活力,更愿给年轻人舞台。

同样看中联想的也非杨元庆一人,与他同期的大学生还有个名叫孙宏斌,此人才华横溢,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从普通员工跃升为经理。1990年,孙宏斌被破格提拔为联想集团企业发展部经理。

单月破千万营业额、卖出千万挤压产品,开辟了十余家分公司……很快,孙宏斌犀利的办事效率就得到了柳传志的赏识。

在当时的联想人看来,杨元庆充其量只是个“皇子”,孙宏斌更像个“太子”。孙宏斌权利在不断扩大,这让柳传志心生疑虑。他曾分析孙宏斌的两大缺点:第一,不注意公司大船结构的统一原则;第二,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比较强烈,管理方式上简单幼稚。

后来,孙宏斌锒铛入狱,其中的是非纠葛,在此不做详述。

同样具有销售才华的杨元庆借此上位。1991年,杨元庆担任联想CAD部总经理,采用“分销”等策略,年销售额从3000万元增加到了3亿元。

1994年,柳传志给杨元庆写了一封长信,字里行间饱含着他对杨亦师亦父的情感。他在信中说道:“我是希望向这个方向去培养你的。当你由CAD部调到微机事业部,并在当年就把微机事业部做得有显著起色时,我的心中除了对事情本身成功的喜悦以外,更有一层对人才脱颖而出的喜悦。在你开始工作后不久,诸多的矛盾就产生了。我是坚决反对对人求全责备的。如果把一切其他人得到的经验硬给你加上去,会使得你很难做”。

此后几年,杨元庆接过联想帅印,并操刀了联想对IBMPC业务的并购。

可惜机不逢时。2008年,由于全球经济不景气加上全球重组计划耗费巨额资金,联想集团全年亏损2.26亿美元,成为公司成立25年来最大的一次亏损。

2009年2月,柳传志不得不再次出山,担任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杨元庆重新担任总裁。“柳杨组合”力挽狂澜,联想经历了3个季度的连续亏损后,扭亏为盈。2011年年底,柳传志见战局稳定,决定再次功成身退,把帅印又交给了杨元庆。

传承“做深做细”

如今的联想集团,历经风雨走过了35年。

今年10月,市场研究公司Gartner的一份报告显示,全球PC出货量攀升至6800万台,其中联想居首位,在全球市场中占有近24.7%的份额,扩大了其较之于美国竞争对手惠普公司的领先地位,后者份额为22.4%。

在上个月发布的第二季度财报中,联想集团的季度营收达到948亿人民币,税前利润21.7亿人民币,同比增长达到45%。净利润实现14.2亿人民币,年同比增长达到20%。

对于联想来说,智能化时代已经到来,且具有特殊的意义。在杨元庆看来,第三次工业革命基本上都是欧美企业主导,今天的中国企业,尤其是金融企业,使用的机器主要都是IBM,数据库用的是Oracle,但是在智能化时代,中国企业已经跟国外企业站在了同一个起跑线上,在前些年的不懈努力和积累下,中国在一些领域甚至实现了领跑全球。“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打造核心竞争力是通向全球品牌的必经之路。拥有开放的心态,扎扎实实做核心技术、完善经营、不断创新突破,才有可能在全球化的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

从接手联想的那一刻起,杨元庆就告诉自己,柳传志给联想积累下来的文化、传统和管理方式,一定要好好继承并发扬光大,要做得更深更细。在他的执掌下,联想产业报国的初心不但没有随着企业运营的全球化、业务的多元化而淡化,反而越发根植于企业文化之中。

结语:

柳传志曾说,要打造一家“没有家族的家族企业”。

      
      1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