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前校长:中国半导体研究起步并不晚通信
王恩哥院士的谈吐,条理分明,言简意赅,点到即止。他是属于深思熟虑型的人,甚至会提前把采访的问题拟好答案,打印出来,逐字逐句地念给记者,以作采访回答。用他身边工作人员的话讲,这是王老师作为一位科学家的严谨体现。
王恩哥有着两重身份。科学家被他列为自己心目中的第一身份和不变底色,他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是美国物理学会第一位来自中国的国际董事。
王恩哥院士主要从事凝聚态物理研究,在轻元素材料的全量子化效应,包括纳米新材料探索及其物性、原子尺度上的表面生长动力学以及受限条件下水的复杂形态等方面,做出了有重要影响的工作。他也是德国洪堡研究奖、国际先进材料终身成就奖等诸多重要奖项得主。此外也担任着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联合会执行副主席、国际科学中心联盟主席等职务。
另一方面,他还曾是中国几所享有盛誉的大学和研究机构的主要领导者,从1999年开始,王恩哥先后出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院长、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和校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等职务。
王恩哥素来低调,除了工作必须,很少与媒体打交道。此前他曝光度最高的阶段,是在北大校长任内,由于这所中国最高学府的特殊性,每一任校长都不可避免地成为媒体和公众关注的对象。
从我们的交流来看,他一生中感到既难忘又充实的事,是先在中科院物理所担任过所长,后在北京大学担任过校长。虽然前者在外人看来只是一个研究所,但据《科学大师》记者了解到的信息,这个研究所的学术地位堪称中国科技界的“北大”。而北大则众所周知,作为中国的最高学府,是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历史上的一颗明珠。
但凡有所成就的人,身上都有某些共通的特点。首先他一定是热爱甚至痴迷于自己的学术科研,其次会全心投入,因此,最后也就没有什么上下班、节假日的概念。在《科学大师》栏目报道过的科学家中,不少人身上普遍都拥有这个特点。王恩哥也是如此。他们的特征,可以用鲁迅先生的一句话来形容——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了工作上。
王恩哥相信,人与人之间的智商并无大的差别,关键在于是否足够努力,是否全心投入。在中科院物理所,他把自己的门牌号选为“7-11”,这是他的工作习惯的具体标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王恩哥每天早上7点到办公室,晚上11点才离开。他确信,自己之所以能做成一点事情,与这种“7-11”精神有密切关系。据说,直到现在,许多中科院物理所的“老人”谈起来,依然非常怀念当初一起在D楼7层奋斗的美好时光。
2017年的最后一天,王恩哥因到龄不再担任中科院副院长,他的行政管理生涯就此划上句号,但与科学有关的事业仍在继续。
目前,王恩哥不仅在国际物理学界奔忙,同时担任了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理事长——这是广东省首批启动建设的四家省级实验室之一,由东莞市政府、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共建,阵容强大,国家最高科学奖得主、中科院院士赵忠贤先生担任了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包括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崔琦先生在内的二十一位院士,则分别担任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和国际顾问委员会成员等职。
他们的站位很高,根据相关报道,这个实验室致力要成为有国际影响力的新材料研发南方基地、未来国家物质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粤港澳交叉开放的新窗口及具有国际品牌效应的粤港澳科研中心,聚焦原创性和颠覆性的研究,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高地(据《经济日报》)。
60岁前都是被挑选,60岁以后才有机会选择。挑这个担子,王恩哥说是自己退休后的自主选择。他说,打造具有新体制机制的材料实验室、探索打通从科研到产业化最后一公里路的规律,是他人生中最后一个目标。
而这个目标,与国家战略紧紧呼应。在去年两院院士大会上,最高领导人在讲话中就明确提出,“要加大应用基础研究力度,以推动重大科技项目为抓手,打通‘最后一公里’,拆除阻碍产业化的‘篱笆墙’,疏通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化连接的快车道,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加快科研成果从样品到产品再到商品的转化,把科技成果充分应用到现代化事业中去。”
以下是专访内容:
一,“打通最后一公里,是我60岁后人生新的目标”
《科学大师》:怎么会接手松山湖材料实验室这个事情?你们实验室有很强大的力量投入,汇集了一大批科学家,是什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