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注册个人账号 Zoom中国市场战略调整?通信
5月29日,《中国经营报》记者尝试用自己的国内邮箱账号注册一个视频会议服务商——Zoom的账号,并打算在Zoom上发起一个线上会议,但是在验证环节却收到如下信息:很遗憾地通知您,Zoom已暂停在中国的所有用户免费注册。从5月20日开始,中国现有免费用户只能参加会议。如果您需要主持会议,请联系中国销售人员购买许可证。
Zoom禁止中国用户注册个人账号的消息最早由外媒在十天之前的5月19日曝出。外媒消息还显示,在禁止中国用户注册个人账户的同时,企业账户仍可以注册,但需要通过Zoom在中国的授权销售代表完成。
据记者了解,Zoom的市场策略被形容为 “Go To Market”,主要是通过C端用户的广泛使用来影响B端管理者做出使用Zoom的决策。之前主要以其简单易用,以及一定使用时长的免费策略来吸引用户。如今暂停中国个人用户注册,似乎与Zoom的发展策略是相背而行的。
记者通过邮件形式联系Zoom方面解读其中国市场策略,但截至发稿时未收到官方回复。
中国市场战略调整?
企业办公方案提供商随办科技的创始人于胜泳对Zoom在中国的做法提出他的看法。
于胜泳对记者提到,疫情发生以来,从整个行业来说,云计算基础设施资源很紧俏,尤其是视频会议产品在疫情期间存在相当大的资源压力。“所以资源不够,对于云服务商来说,是个普遍的现象。因为大家的业务都在大发展,机房等基础设施由于疫情的影响,不可能建设很快,可能会出现收费用户都忙不过来的情况,对免费用户的资源就会产生调整,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状况。”
具体到Zoom来说,于胜泳猜测认为,云计算资源的调整可能是Zoom做出决策的其中一项原因。因为Zoom面对大量普通消费者,站在风口浪尖。当业务有所调整时,受关注度会变得更高。这可能也是Zoom的一个策略。
据安信证券在3月份所发布的研报梳理,在疫情暴发以来,至少有24款国内视频会议产品对部分功能免费开放,大部分免费功能开放至“疫情结束”,个别服务商选择免费3个月,或是规定一个免费截止期,比如截至5月1日、6月1日、12月1日免费政策结束等。
一位曾经为Zoom在中国提供线下技术支持的人士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评价Zoom时说,“Zoom有个问题是,它在国内市场做得不好,在国际市场做得非常好。在国内市场,知道这家公司的其实不多。在国内市场,也不能说Zoom没有希望,但要与小鱼易连、腾讯会议等产品去竞争,Zoom还不具有中国C端市场的基因。如果希望在国内发展起来,就需要在营销上下很大力气。但从目前来看,Zoom显示出‘佛性’的一面,就是什么事都不着急。”
该人士认为,如果Zoom希望在国内做C端,至少应该找个厉害的营销团队进来,“因为它的问题在于,用户很多是C端用户,或者说小型企业用户。拓展小型企业用户想必需要‘地推’,推广的节奏也需要很快,但这种‘地推’的方式会很累人,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而且Zoom在国内的市场知名度其实并不高,可能难度会很大。”这名技术人员说。
“我不知道Zoom是怎么想的,它对国内市场好像是不太在乎。”这名技术人员感叹道。
这名技术人员认为中国的互联网土壤丰富,在世界领先,如果Zoom对这样一个客户使用群体非常庞大的市场降低了关注度,将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
外媒分析认为,Zoom面向中国个人用户的调整举动可能与中美关系紧张,不得不选择“避险”策略有关。
在海外中小企业用户多
安信证券研报认为,Zoom的快速发展能带来的启示包括:Zoom商业模式较为独特,帮助其获得快速增长。Zoom 通过免费策略以及“Go To Market”策略吸引了大量个人用户,自下而上实现整个部门的部署,顺应了由员工影响企业IT采购的大趋势。以To C 的思维占领了To B 的市场,目前已深入教育、金融、医疗、政府四大领域。此外,Zoom注重构造技术优势。提供高品质、低价格、易用和多平台互通的产品,聚焦视频会议,形成七大产品矩阵,打造一站式视频服务平台。重视技术发展,其优化的基础架构扩展可让超过1100人参会,原生云架构行业提供高可靠性服务,企业技术水平位居行业前列。重视客户体验,其净推荐值目前去研究处于行业领先状态。
于胜泳提出,在视频会议市场,有软件,有硬件,在软件领域也区分市场服务对象,比如微软的Teams,其管理性、集成性比较完善,大型企业IT管理者比较青睐。Zoom使用起来较为方便,但从大型企业的角度,其管理性和安全性就不那么有竞争性。可以看到美国一家远程会议摄像机厂商的调查数据,500人以下的企业用Zoom较多,500人以上的企业用Zoom就明显减少。因为他们的诉求点不一样,企业的逻辑是寻求“最合适”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