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印记丨传承已百年,梅山人的“拿手绝活”,值得一看!好店

/ / 2015-10-25
梅山,这一座38平方公里的小岛, 位于北仑区的东南部, 像一颗美丽的珍珠,镶嵌在东海之滨。 然而就是这样一座现...

梅山,这一座38平方公里的小岛,

位于北仑区的东南部,

像一颗美丽的珍珠,镶嵌在东海之滨。

然而就是这样一座现代化的小岛,

却有着不一般的文化底蕴。

历经400多年的文化积淀,

民间文艺已是梅山当地的特色文化,

村村都有自己的“拿手好戏”。

逢年过节,梅山岛各村都有表演

舞狮、舞龙、武术、马灯等传统节目的习俗

其中舞狮深受群众的喜爱。

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梅山舞狮是远近闻名的梅山民间节庆习俗,它起源于清道光年间(公元1821年),距今已有约200年的历史。梅山最早的舞狮属于北狮,俗称“红毛狮子”,其红色代表喜庆、吉祥、英俊、威武。曾经海盗猖獗的浙东沿海,与武术相结合的舞狮,成为梅山人保家护岛的手段,并逐渐演变成岛上群众喜庆娱乐的活动。

旧时,逢春节和元霄佳节,由村民们自发集合的民间文艺团队,穿起狮服敲锣打鼓,到表演场地与武术队轮流表演。表演时,视接狮人家场地大小、职业门第等条件选择造型内容,一般均以“元宝”“利市”开场。乐器主要有锣、鼓、钹等,根据舞狮的节奏演奏,一般以铿锵高昂激烈的乐曲为主,表现红毛狮子的威武和灵活。各类表演都体现了旧时代百姓 消灾纳福、吉祥如意之心愿,接狮人家都笑脸相迎,备钱物致谢。

创新和提高

梅山舞狮经过近几年的不断创新和提高,在高桩设计、舞狮动作设计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睡姿、觉醒、翻浪、跳跃、喷火等独具特色的 “开四门”舞法,将雄狮沉稳威猛坚毅的习性表现得栩栩如生。“狮嘴喷火”“头尾相接”“狮身前扑、翻滚”,令人拍案叫绝的招式,在腾挪跃扑间,将一只只神态逼真的狮子展现得活灵活现,让人百看不厌。

梅山舞狮匠心独具的是 “梅花桩”,由21支高低不同的钢管桩组成,低的是1.6米,高的达3米,钢管柱之间的跨度为1.6—2.5米。表演者二人合舞一只狮子,借助道具的设计展现出山、岭、岩、溪等大自然景物,通过在桩阵上跳跃腾飞等各种高难、惊险动作,表露狮子的各色神态。

?在梅花桩比赛中跨步飞越2.5米的高桩

极具娱乐价值的舞狮,与喧天的锣鼓交相辉映,这精彩的演绎,不仅凝聚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文化,也寄托了人们乐观、团结和勇敢奋进的信念

匠心传承

从古到今,舞狮作为梅山民间文艺之精粹,不断创新发展和继承老一辈的优良传统,梅山舞狮以老带新,一代传一代,培养出一批高水准舞狮队员。

      
      1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