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监管周报 | 穿新鞋走老路?大型券商两名保代收监管函好店
时代商学院研究员 郑少娜
一、上会企业审核概况
上周(3月29日—4月2日),A股合计有13家企业首发上会,分别为艾为电子、唯赛勃、开勒环境、嘉戎技术、禾信仪器、海锅股份、天微电子、复旦微、同益中、盛航海运、拓新药业、戎美股份、久量股份。从板块分布看,创业板、科创板、中小板分别有6家、6家、1家。
时代商学院统计,发审委、上市委对上述13家企业共计提出34个问题。其中,产品技术先进性和竞争力、持续经营能力、关联关系的认定、募投项目必要性及合理性等问题被重点问询。
年初以来,在《首发企业现场检查规定》的震慑下,IPO企业出现高比例撤回申报材料的“撤单潮”,尽管市场人士对IPO监管动向的猜测莫衷一是,但IPO审核趋严的氛围始终有增无减。
从上周首发审核的整体情况看,上海复旦微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为“复旦微”)在科创板的首发上会现场并没有被问询问题,以及没有需进一步落实事项。此外,同为科创板上会的上海唯赛勃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为“唯赛勃”),仅被问询1项关于技术先进性及市场竞争力的问题,也没有需进一步落实事项。
时代商学院认为,当前的IPO申报企业排队现象与历史上的“堰塞湖”问题是有区别的,IPO企业在首发上会时需保持一颗平常心,只要符合发行条件、上市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顺利过会并非难事。
注册制下,作为资本市场的“守门人”,中介机构的信息披露主体责任和执业质量的要求明显提升。然而,从目前情况看,不少中介机构尚未真正具备与注册制相匹配的理念、组织和能力,还在“穿新鞋走老路”。
时代商学院在此前多篇报道如《IPO撤单榜:国信证券撤单率居首,中信证券撤单数最多》、《IPO攻略周报 | 高撤回率引证监会关注,券商履职不到位或是主因》、《IPO攻略周报 | 多地证监局酝酿提高辅导验收要求,中介机构履职尽责不容有失》中,均提及中介机构履职不到位或是撤单潮主因。
3月20日,针对IPO企业撤单潮的问题,证监会主席易会满称,据初步掌握的情况看,并不是说这些企业问题有多大,更不是因为做假账撤回,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不少保荐机构执业质量不高。
近日,多名保荐代表人收到监管警示函。3月29日,证监会公布了对国金证券及两名保荐代表人李维嘉、李超采取出具警示函监管措施的决定。3月30日,深交所公布对国信证券两名保荐代表人徐懿、牟英彦的监管函,及对IPO申报企业大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监管函。
时代商学院在《IPO撤单榜:国信证券撤单率居首,中信证券撤单数最多》一文中曾观察到,今年截至3月10日,在IPO前十大保荐机构中,国信证券共承销31家IPO企业的保荐工作,但撤单数达到4家,撤单率为12.9%,相对高于同行。综合来看,国信证券撤单率居高,且保荐代表人多次收到监管警示函,其承销保荐业务的执业质量不禁被打上一个问号。
保荐业务执业质量是保荐机构做好承销工作的重要基石,也是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营造良好投融资生态的重要一环,对于保荐业务执业质量不高、履职不尽责等不良风气,时代商学院将持续进行跟踪报道。
二、注册制未上会企业审核问询概况
上周(3月29日—4月2日),创业板、科创板分别有44家、18家IPO企业被问询与回复。据时代商学院整理,涉及的问题主要包括专利与核心技术的独立性、资金流水核查、毛利率、选取同行业可比公司、财务独立性、公司治理与独立性、创业板及科创板定位等多个方面。对于创业板及科创板定位的问询要点,时代商学院结合具体企业案例进行了如下归纳。
1.上交所对南京茂莱光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问询
根据申报材料,根据《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及《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规定,公司业务属于“C制造业之C40仪器仪表制造业之C4040光学仪器制造”;根据国家统计局颁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公司业务属于“1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之1.2电子核心产业之1.2.2电子专用设备仪器制造”,系“2.1智能制造装备产业”、“2.2航空装备业”、“4.2.1先进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支撑产业,属于“符合科创板定位的其他领域”,符合科创板定位。
结合公司实际情况、行业特点、法律法规及相关案例详细说明行业分类的依据,发行人是否符合科创板定位。
2.深交所对营口风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问询